别拿妈的名字买房,这事儿真玩不起。 北京一儿子用老妈名义签合同、还贷款,结果老妈突然走了。 房产证上是妈的名字,法院一锤定音:这房子是妈的遗产。 兄弟姐妹掰扯不清,儿子只拿回自己还的那点钱,连本带利亏了三十万。 你以为藏得深? 央行早把“代持”划进红线了。2023年底明文禁止,银行查到直接收贷。 你以为躲得过税务? 过户时契税3%、个税20%,500万的房子,一转手先吐出80万。 还没完,贷款没还清,连过户门都进不去。 上海浦东判的这案子,不是孤例。 全国代持购房纠纷一年涨了35%,六成是家里人撕破脸。 你妈要是再婚、生病、被催债,房子分分钟被查封。 你媳妇离婚要分,你兄弟说“我也出过钱”,你爸一拍桌子“这房子我早想卖了”。 别信什么“写个协议就没事”。 协议能挡得住法院的判决书? 能挡得住死亡、离婚、债务? 真要帮孩子,不如一起申请共有产权房,或者搞个接力贷,俩人名字都上。 租房五年,攒够资格,再光明正大买,比现在提心吊胆强一百倍。 房子不是藏钱的保险箱,是亲情的试金石。 你藏得越深,家散得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