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不会买歼10C战机!伊朗面对英美的卑微,面对中国的自傲,是一体两面的事。这次伊朗被以色列和美国痛打,也很难有什么改变。其实伊朗要的不止是战斗机,而是瞄着战机生产线。中东国家里,伊朗和土耳其是有雄心的伊斯兰国家,不会轻易服输。 其实答案早写在伊朗的“血泪史”里。上世纪90年代,伊朗从俄罗斯买了大批S-300防空系统,结果后来俄方断供雷达零件,30%的防空阵地直接停摆半年。从那以后伊朗就认准了:买别人的武器,迟早要被卡脖子;只有自己能造,才叫真安全。 所以面对中国抛来的歼10C订单,伊朗根本不接——它要的不是几架能飞的战机,是能让自家“征服者”战机站起来的技术,是能自己说了算的生产线。 再看伊朗对英美和对中国的两种态度,反差大到离谱。去年英美联合施压,要伊朗把铀浓缩丰度降到3.67%,伊朗外交部长在日内瓦谈判桌上磨了三天,最后还是让了步;可同一时间,中国军工提出“卖歼10C + 包售后维修”,伊朗空军直接反问:“能把战机飞控系统的源代码给我们吗?” 不是伊朗双标,是它算得门儿清。对英美妥协,是为了换石油出口的活路——毕竟伊朗经济还得靠石油撑着;可对中国装备“挑三拣四”,是怕走沙特的老路。 沙特买了300多架美制F-15,结果美国死活不开放武器系统权限,到现在都没法挂自家造的精确制导炸弹,等于花大价钱买了个“半残”武器,伊朗可不想跳这个坑。 说白了,伊朗的野心从来不止于“买”。他们要的是真正站起来,不是跪着接别人递来的枪。这种心态在中东太常见了——土耳其拼了命搞国产TF-X战机,埃及也试图自研防空系统。没人愿意永远做别人的附庸。 看看伊朗这些年怎么走过来的:被制裁、被断供、被技术封锁,可无人机和导弹倒是越搞越像样。虽然性能未必顶尖,但至少是自己的。这种“自主执念”背后,是切肤之痛换来的清醒。 回过头看中国战机出口,诚意从来不是问题。问题是,真正的高科技转让,哪个国家会轻易放手?即便中方愿意分享部分技术,也绝不可能一口气交出所有底牌——这不止是生意,更是国家安全。 伊朗的困境其实挺真实的:既要快速提升军力,又不愿受制于人。可技术积累哪有捷径?要么用市场换技术,要么用时间换空间。现在看,伊朗选了最苦的那条路——自力更生。 有人说这是固执,我倒觉得这是觉醒。国际战场上,从来就没有白送的盟友,只有永恒的利益。伊朗这一步,赌的是未来。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