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达姆的儿子乌代:杀了17个保镖,只为保命?美军击毙后,箱子里的“秘密”让人目瞪口呆! 当年伊拉克炮火连天,战火之下的故事一个比一个离奇,而最让人瞠目结舌的,是萨达姆的儿子乌代。 他不是战死沙场的勇将,更不是被俘之后的悲情人物,而是一个逃亡路上,亲手干掉自己17个保镖的“狠角色”。 他怕他们泄密,干脆一个个处理掉。可结局呢?躲来躲去,最后还是被美军一锅端了,尸体旁的箱子里,居然藏着伟哥、一只避孕套、香水、大把现金…… 乌代·侯赛因,这名字在20年前的伊拉克,简直就是“恐怖”二字的代言人,他不是个普通的权贵子弟,而是一位从小泡在权力温床上,长大后却变成权力毒瘤的“王子”。 父亲萨达姆给了他一切,但乌代用他的方式把一切都糟蹋了,2003年伊拉克战争爆发后,美国人找萨达姆找得发疯,乌代作为“王储”,自然成了通缉名单上的重点人物。 他当时的处境说白了就是:全城通缉,四处躲藏,但他不信人,只信自己,他怕保镖被美军抓住后嘴不严,干脆选择自己动手,“一个不留”,17条人命,不是敌人是自己的“保命人”。 更荒诞的是,他居然改装了一辆垃圾车,塞满了珠宝和美元,打算靠这台“流动金库”过上隐身富翁的日子。 这种桥段,好莱坞编剧都不敢这么写,但乌代敢,他一直活在自己的剧本里,只不过从来没想过结局。 乌代的生活,不能用“奢侈”来形容,那叫一个“荒唐”,他住的阿尔—卡达西亚宫,墙上挂的不是画,是从世界各国抢来的收藏品; 地上跑的不是车,是西方赛车级别的豪车,宫殿里还有动物园、私人电影院、地下酒窖,活脱脱一个中东版“纸醉金迷俱乐部”。 但这些只是皮毛,真正让人毛骨悚然的,是乌代骨子里的暴戾和变态,他喜欢喝酒,每晚黑方威士忌不落杯; 他爱车,但更爱的是“狩猎”女性,无论是新娘、学生,甚至未成年少女,都逃不过他的魔掌,他的“兴趣”不但肮脏,而且病态,任何一个敢拒绝他的女人,都可能遭遇无妄之灾。 而当他接手伊拉克体育总会之后,整个奥委会变成了“酷刑实验室”,谁成绩不好?打!谁敢反抗?杀!有运动员因为比赛失利,被他活活打断腿、关进地下室数月,这哪里是体育官员,这是披着权力外衣的刽子手。 他对折磨人乐此不疲,说他从网上搜集各种刑具,像是在淘宝买玩具一样,最后连自己人都怕他。 身边的厨师、司机、保镖,人人战战兢兢,他的宫殿看似金碧辉煌,但里面住着的,是一头披着人皮的野兽。 2003年7月,美军终于锁定了乌代和他弟弟库赛的藏身之地,在摩苏尔的一幢别墅里,那一场交火持续了四个小时,最后美军炸塌了整栋建筑。 乌代和库赛死了,一起陪葬的还有一个年仅14岁的孩子,但更讽刺的是,出卖他们的不是敌人,而是亲戚。 一个和乌代有血缘关系的人,为了美军开出的3000万美元赏金,把他们的位置一五一十地交了出去。 当乌代当年一枪一枪干掉自己保镖的时候,他大概没想到,最后送他上黄泉的,不是外人,而是堂亲。 美军清理遗体时,在乌代的随身物品里发现了“令人尴尬”的一幕:几瓶香水、一盒伟哥、男士内裤、避孕套、止痛药,还有两只女士钱包和大量现金。 有人调侃说,这哪像逃亡,更像是出差去泡妞,乌代死前的行李,活脱脱是夜店VIP的标准配置包。 更讽刺的是,美军拿着这些现金,几乎可以说是“用乌代的钱买了乌代的命”,这让人不得不感叹,命运的轮回,有时候真比小说还狠。 乌代的一生其实并不复杂,他有权、有钱、有势,却没有底线,在权力的温室里长大,却活成了一头脱缰的野兽。 他不信任任何人,只相信暴力和欲望,他不在乎人命,只在乎自己有没有享乐,他的世界是黑白的,要么臣服,要么毁灭。 但问题是,权力不是挡箭牌,你可以靠父亲的地位横行一时,但终究逃不过人性的清算,当所有人都不敢靠近你、当亲人为了奖金出卖你、当你带着伟哥和现金准备“逃亡享乐”时,命运早就给你写好了剧本。 乌代的死没有太多的“英雄主义”,也没人为他哀悼,他不是一个值得同情的人,而是一个被权力腐蚀到骨头的警示样本,他的故事不是传奇,而是一记警钟。 乌代的死,是荒唐人生的必然终点,也是那个时代最荒诞的注脚之一,这个世界从不缺乏暴君,但真正让人警惕的,是暴君何以被制造出来,又如何一再被纵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