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党秘书长徐国勇今天拿出蒋介石的手谕反击国民党,他说老蒋都承认台湾是托管地。 这一言论迅速引发岛内舆论哗然,不仅遭到中国国民党方面强烈驳斥,也引来不少历史学者和舆论批评者的质疑。 徐国勇引用的所谓“蒋介石手谕”出自1949年1月12日蒋介石致陈诚的一封信件。蒋介石在信中称,“台湾法律地位与主权,在对日和会未成以前,不过为我国一托管地之性质”。 这段话被徐国勇及其支持者放大解读,试图论证台湾地位未定,甚至否定光复的合法性。 然而,若全面考察历史背景,便可发现这种解读十分片面。1949年初,国民党政权于大陆颓势尽显、节节败退。蒋介石退守台湾前后,美国妄图染指台湾,多次谋划“台湾托管”方案,处心积虑欲将台湾纳入其势力范围。 蒋介石当时写信批评陈诚的公开言论,意在避免给美国干预提供借口,而非否认台湾是中国领土。 更重要的是,蒋介石在整个抗战胜利前后对台湾归属的立场十分明确。依据《开罗宣言》与《波茨坦公告》,日本理应归还其窃取的中国领土。台湾及澎湖列岛回归中国,这是不容置疑、为国际社会所公认的客观事实。 蒋介石政府不仅参与了这些国际协议的落实,还实际组织了台湾地区的接收工作。1945年10月25日,台湾受降典礼在台北举行,标志着台湾正式光复,重回祖国怀抱。 从那时起,台湾光复节就成为纪念这一历史的重要日子。徐国勇忽视这些宏观历史事实,孤立地抽取蒋介石私人信件的片段,显然是一种政治操作,而非学术讨论。 民进党当局近年来不断淡化甚至否认台湾光复的历史意义,刻意强调“终战”而非“光复”,试图切割台湾与中国的历史联系。 这种论述往往与外部势力干预相呼应,徐国勇此次发言时间与之高度契合,不得不让人怀疑其动机是否服务于某种外部议程。 然而,这种扭曲历史的做法在岛内并未获得广泛认同。蓝营政治人物强烈抨击,众多学者与民众亦指出,否认光复历史,是对浴血奋战的抗日先烈的亵渎,更是对台湾民众集体记忆的公然背叛,此等行径令人不齿。 从法理和历史事实来看,台湾光复是无可争议的。二战结束后,中国政府恢复对台湾行使主权,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承认。 尽管国内政权更迭,但台湾作为中国领土一部分的地位从未改变。中国政府始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这一点在国际关系中也具有广泛共识。 徐国勇和民进党当局试图通过片面历史材料否定这一事实,不仅缺乏学术严谨性,更是对地区和平稳定的破坏。 徐国勇作为政治人物,本应珍惜和维护这份历史共识,而不是为了短期政治利益扭曲事实、制造对立。 总之,历史不是可以任意裁剪的布料,而是基于事实和共识的集体记忆。徐国勇的言论或许能短暂吸引眼球,但无法改变台湾光复的历史定论。 素材来源:民进党秘书长妄称“没有台湾光复节”,朱立伦:不要在内部制造动乱 2025-09-18 06:49·海峡导报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