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恒大最大问题是并非民族企业,孙玉良:注册在“避税天堂”靠不住】近年来,恒大集团

【恒大最大问题是并非民族企业,孙玉良:注册在“避税天堂”靠不住】

近年来,恒大集团债务危机持续发酵,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在许多人的印象中,恒大是中国房地产行业的“龙头”,甚至被视为“民族企业”的代表之一。然而,仔细审视其企业架构和注册背景,不难发现一个被长期忽略的事实:恒大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民族企业,而是一家注册在“避税天堂”的私人企业,其对中国财政的贡献有限,对国家的忠诚度更值得质疑。

恒大注册地在“英属”开曼群岛,说起来算是一家“外资”。实际上,恒大并非孤例,与恒大一样被民众误以为中国“民族企业”的太多了,比如大名鼎鼎的碧桂园、阿里巴巴、百度、腾讯、奇虎360、当当网等等,少了说在国内的知名品牌企业也有一百多家。这些企业的“套路”是,在开曼群岛注册一家公司,再注册一个国内子公司,就可以光明正大地在国内运营,大赚中国人的钱了。目前开曼群岛只有进口税、工商登记税和旅游者税,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和资本利得税等,可以为这些企业省许多钱。这些企业家冠冕堂皇地解释说:他们的企业虽然注册地在境外,但毫无疑问是中国企业,因为主营业务在中国,实际控制人也是中国国籍。即便是由境外企业控股境内子公司,也改变不了它是“中国企业”的本质。

这样的解释虽然苍白无力,但这些“外资企业”长期以来凭借庞大的规模、广泛的社会影响力以及高调的品牌宣传,给中国的民众留下了它们就是“民族企业”的深刻印象。然而,民族企业的核心特征之一,是扎根本国、服务本国、纳税本国,与国家发展同呼吸共命运。而恒大等企业显然做不到这一点,它们通过复杂的离岸架构,将在中国市场赚取的利润转移至海外,从而大幅减少在中国的纳税额,其避税初衷就是赚中国人的钱,却不愿回馈祖国。许家印们将企业注册在避税天堂的“初心”,是为了个人利益而非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恒大在中国开发房地产、销售楼盘、吸纳巨额资金,其财富积累完全依赖于中国市场和中国人民的支持,然而企业却通过离岸注册的方式逃避应尽的纳税义务,这就是我们看到的结果。

我认为那些把注册地选在“避税天堂”的外资企业是靠不住的,当然操控这些企业的人全是很“聪明”的企业家,知道如何少为国家做贡献。他们的这种行为,不仅仅是对国家财政的削弱,更对把注册地选在中国的真正的民族企业不公平,是对国内社会公平的践踏。税收是国家运行的重要基础,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民生保障、国防安全等方方面面。这些企业享受了中国市场的红利,却不愿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其“民族企业”的外衣自然难以服众。一家将注册地和财务中心置于海外的企业,其对中国经济的忠诚度必然存疑。当企业面临危机时,其首要考虑的是自身利益而非国家利益,恒大的债务危机正是典型例证:其在面临崩盘时,不仅将风险转嫁给国内银行、供应商和购房者,还试图通过海外资产转移来规避责任,简直是“罪不容诛”。

恒大问题不仅是一场债务危机,更是一面镜子,照出了部分私人资本在快速发展过程中迷失的初心。恒大等外资企业“狡兔三窟”的做法,揭示出部分私人资本缺乏与国家共渡难关的诚意。民族企业应当是在国家需要时能挺身而出、在危机中能坚守责任的企业,而非利用制度漏洞谋求私利的“投机者”,恒大的案例应引起我们对“民族企业”概念的重新审视。真正的民族企业,不仅要在市场上取得成功,更要在国家治理和社会责任中发挥积极作用。注册地的选择,反映了一家企业的价值观和初心。我强烈建议,那些评奖的国家相关机构,不要再把至高无上的荣誉颁发给这些“外资企业家”了,他们不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