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电池产业链全梳理分析!
固态电池产业链的封装、电解质、终端产品(储能锂电池)三大核心环节,梳理各环节核心标的的市场地位、技术进展或产能布局:
一、封装环节(核心材料:铝塑膜)
铝塑膜是固态电池封装的关键材料,决定电池结构稳定性与安全性。
新纶新材:铝塑膜A股市占率第一(全球第四,市占率10%),技术与市场份额领先,是固态电池封装材料核心供应商。
紫江企业:铝塑膜A股市占率第二(全球第五,市占率6%),在铝塑膜领域竞争优势显著,深度参与产业链供应。
璞泰来:铝塑膜A股市占率第三(市占率3%),布局铝塑膜业务,市场份额逐步提升,技术持续迭代。
明冠新材:铝塑膜A股市占率第四(市占率2%),在铝塑膜领域有稳定市场份额,产品适配固态电池封装需求。
道明光学:铝塑膜A股市占率第五(市占率2%),积极拓展铝塑膜业务,市场份额稳步增长。
海优新材:铝塑膜预计产能1.2亿平方米,产能规划规模大,为未来固态电池量产提供供应保障。
华正新材:铝塑膜预计产能0.36亿平方米,产能逐步释放,支撑封装环节材料供应。
二、电解质环节(核心方向:氧化物、聚合物、双氟电解质)
电解质是固态电池离子传输的核心介质,技术路线多元(氧化物、聚合物、双氟锂盐等)。
上海洗霸:氧化物电解质进度A股第一,产能规划30吨/年,技术研发与产能布局领先行业。
当升科技:氧化物电解质进度A股第二,已实现固态电解质及锂电材料供货,技术成熟度高,产业链地位关键。
瑞泰新材:氧化物电解质进度A股第三,实现批量供货,具备规模化生产能力,保障供应链稳定。
金龙羽:氧化物电解质进度A股第四,进入中试阶段,技术研发进入关键验证环节,未来产业化潜力大。
厦钨新能:氧化物电解质进度A股第五,进入小试阶段,处于技术研发早期,长期布局价值显著。
奥克股份:聚合物电解质处于研究阶段,探索新型电解质技术路线,为未来技术突破储备力量。
天赐材料:双氟磺酰亚胺锂市占率第一,在双氟电解质材料领域技术与市场份额领先,支撑高能量密度电池需求。
康鹏科技:双氟磺酰亚胺锂市占率第二,双氟电解质材料核心供应商,产品竞争力强,深度绑定下游客户。
新宙邦:双氟磺酰亚胺锂市占率第三,双氟电解质材料领域技术积淀深厚,市场份额稳居前列。
永太科技:双氟磺酰亚胺锂市占率第四,双氟电解质材料领域持续发力,市场份额逐步提升。
多氟多:双氟磺酰亚胺锂市占率第五,双氟电解质材料领域有稳定市场份额,产品适配多场景需求。
凯盛新材:氯化亚砜产能第一(新型锂盐LiFSI核心原料),核心原料供应龙头,支撑双氟电解质等材料生产。
三、终端产品环节(储能锂电池)
储能锂电池是固态电池商业化落地的核心场景,头部企业占据出货量优势。
宁德时代:储能锂电池出货量第一,全球储能电池龙头,技术、产能、市场份额全面领先,引领行业发展。
比亚迪:储能锂电池出货量第二,依托整车业务协同,储能电池业务增长稳健,市场竞争力强。
亿纬锂能:储能锂电池出货量第三,储能电池技术领先,出货量稳居行业前列,应用场景广泛。
鹏辉能源:储能锂电池出货量第四,储能电池业务增速快,市场份额持续提升,产品适配多元化储能需求。
国轩高科:储能锂电池出货量第五,储能电池领域布局深入,出货量排名靠前,技术与产能双轮驱动。
派能科技:储能锂电池出货量第六,专注储能领域,技术与产品竞争力强,聚焦户用与工商业储能市场。
领湃科技:新入场,2024年发布锂电刀片电池,以创新技术切入市场,未来增长潜力值得关注。
天宸股份:投建锂电池光储一体化项目,布局“光伏+储能”协同模式,拓展储能应用场景。
总结
覆盖固态电池产业链“封装(铝塑膜)—电解质(氧化物/聚合物/双氟)—终端产品(储能锂电池)”全链条,各环节标的技术进度、市场份额或产能优势显著:
封装环节以新纶新材、紫江企业等为代表,占据铝塑膜主要市场份额;电解质环节上海洗霸、当升科技等在氧化物电解质领先,天赐材料等主导双氟电解质,凯盛新材保障核心原料供应,终端产品环节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储能电池出货量居前,领湃科技、天宸股份探索新技术与新模式。
这些企业从材料、核心部件到终端产品,构建了固态电池及储能的产业生态,技术突破与产能落地将持续推动行业发展。
本文涉及资讯、数据等内容来自网络公共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