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资金该回家了。美国在去年9月结束了加息周期,正式从加息转为降息,理论上来说,随着美国降息,中美之间的利差会收窄,大量的海外资金应该会从美国回流国内。 所有人都以为美元降息是全球资本回流的信号弹,结果却被现实狠狠打脸。 去年9月美联储宣布结束加息、转向降息,按照传统剧本,中美利差收窄,海外资金该大规模回流新兴市场了是吧? 可偏偏,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从3.6%一路飙到4.8%,中国国债却从2%跌到1.6%,钱不但没“回家”,反而更拼命地涌向美国。 这哪是经济问题?根本是一场隐形的国际权力博弈。 如果你只盯着利率数字看,就太小看特朗普政府的战略设计了,2025年的美国,表面降息示好市场,背后却在疯狂加注军事威慑和联盟体系,这才是资本敢死守美国的真正底气。 举个例子,去年底美国突然批准了对沙特和阿联酋的千亿级军售套餐,F-35战机、萨德系统、智能导弹库直接打包送货。 同时,美军第5舰队和印度洋-太平洋司令部接连搞联合演习,规模大到连欧洲媒体都形容是“冷战以来最大兵力展示”。 这不是偶然,军事安全感才是资本最硬的避险资产。 你看俄乌冲突刚爆发时,欧洲几千亿欧元一周内逃向纽约,中东一波动荡,美元指数立马飙升,全世界越乱,美国越显“安全”。 这不是阴谋论,是现实政治的经济投射。 而中国呢?我们走的是另一条路。 中国国债收益率下行,不是因为资本看空中国,而是因为我们不靠军事扩张撑信心,央行持续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系统性金融风险防控,让国内利率保持低位,这反而说明我们的资金环境稳定,不需要高利率诱惑资本。 但国际资本短期是胆小的,它们容易被炮声吓跑,也容易被航母壮胆。 特朗普深谙此道,从他2024年再次上任后,美军工复合体股价涨了接近40%,洛马、雷神、通用动力订单排到2028年,钱去哪了?一目了然。 别忘了,美国2025财年军费突破900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这笔钱哪来?发债,谁买账?全球资本。 逻辑闭环了,美军越强→资本越觉得安全→越愿意买美国国债→美债收益率走高→更多资本涌入, 中国不搞这一套。 我们提“全球安全倡议”,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要的是长期合作共赢,不是短期武力恐吓,所以我们的资本流动更稳,但也不免被美元霸权惯性压制。 短期看,资金仍会被美国的军事肌肉吸引,但长期来看,世界终会认清,安全不能靠炸弹堆砌,发展不能靠恐惧维系。 什么时候海外资金真正“回家”? 等世界相信中国式的安全感不需要航母护航利率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