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地产贷款增速转正背后:一场"政策暖风"与"市场冷感"的较量 2025年二季度末

地产贷款增速转正背后:一场"政策暖风"与"市场冷感"的较量 2025年二季度末,人民币房地产贷款余额53.33万亿元,同比增长0.4%,增速比上年末高0.6个百分点,上半年增加4166亿元。2025年二季度末,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13.81万亿元,同比增长0.3%,上半年增加2926亿元。个人住房贷款余额37.74万亿元,同比下降0.1%,增速比上年末高1.2个百分点,上半年增加510亿元。 房地产贷款这潭死水终于泛起微澜——0.4%的同比增速看似不起眼,却暗藏三大信号: 开发贷结束四连跌:房企上半年拿到2926亿救命钱,国企央企成最大受益者; 个人房贷负增长收窄:同比降幅从-1.3%缩至-0.1%,说明购房者开始试探性入场; 政策与市场的拉锯战:上半年全行业贷款增量仅占人民币贷款总额的3.2%,远低于2022年前10%的占比 。 这组数据的撕裂性,正是当前地产板块困境的写照。开发贷的"战术回血"对应着集中供地模式下,央企疯狂拿地(如 保利发展 上半年新增货值超2000亿);而个人房贷的"假摔式企稳",实则是20城放松限购后,刚需客被二套利率跌破4%的政策勾起了欲望。但仔细观察会发现:新增房贷主要流向成都、杭州等核心城市改善盘,三线城市依旧门可罗雀。 站在股市视角,地产板块可能上演"三段式行情": 第一阶段(3季度): 政策套利窗口:住建部"收储存量房"政策持续推进,那些手握大量土储的央企(如 招商蛇口 )将成最大赢家。 竣工链爆发前夜:玻璃期货涨停已释放信号,下半年可能复刻2020年碧桂园领涨时, 东方雨虹 、 三棵树 等竣工端企业的补涨行情。 第二阶段(4季度): 分化加速期:随着保利、万科等巨头市占率突破15%,市场将用脚投票淘汰80%中小房企。这时要警惕"招保万金"们的估值泡沫——当前头部房企PE已修复至12倍,接近2020年水平。 第三阶段(2026年): 科技赋能突围:当"保交楼"进入尾声,智能家居(如 海尔智家 )、物业管理(万物云)这些泛地产概念或成新主线。 不过要注意三个警报: 政策刺激效力递减:当前购房补贴政策对成交量的拉动效应,仅相当于2022年的60%; 存货堰塞湖风险:上市房企库存去化周期仍高达28个月,远超健康线18个月; 债务置换陷阱:7-9月地产债到期规模超3000亿,部分企业可能陷入"借新还旧→股价承压"的恶性循环。 说到底,当下地产股的春天只是局部的、结构性的。就像央行数据里藏着的那句潜台词:0.4%的增长不是反转信号,而是政策托底的止血证明。投资者与其博弈板块整体β,不如聚焦"城中村改造+智能建造"双轮驱动的α机会——那些能把每平米建安成本压到3800元以下的公司,才配享受这轮复苏的红利。

评论列表

银砖
银砖 2
2025-07-23 16:09
总体新增房贷的数量是在下降的。这才是房贷的真实的情况,不要误导国人。
银砖
银砖 2
2025-07-23 16:08
2025年1-6月房贷增减概况 新增房贷规模 预计新增约1.8万亿元(同比2024年同期下降约10%)。 延续2024年以来的下行趋势,主因房地产市场调整、购房需求疲软及提前还贷影响。 存量房贷余额 截至2025年6月末,全国个人住房贷款余额约 38.5万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约3%),增速进一步放缓(2024年全年增速为5%)。 月度变化特征 1-2月:受春节假期影响,新增房贷规模较低(预计不足3000亿元)。 3-4月:传统“小阳春”期间,部分城市成交量回升,带动房贷小幅增长(单月约4000亿元)。 5-6月:市场再度转淡,新增房贷规模回落(单月约30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