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的一天夜里,一名武工队战士正准备和交通员接头,突然前方出现一点儿忽明忽暗的亮光。他心中顿时一紧,皱着眉头停下了脚步:“不对,他平时不抽烟!” 1947年一个深秋的夜晚,天色漆黑如墨,武工队战士唐文伯急匆匆赶往接头地点西塔庵。 那地方是座荒废的尼姑庵,周围杂草丛生,传闻常有鬼怪出没,平时连白天都少有人迹。 唐文伯的任务是和地下交通员陆阿夯碰头,传递重要情报。 他一路小跑,累得气喘吁吁,终于到了庵附近的松树林。 唐文伯停下脚步,警惕地环顾四周。 确认没有异常后,他轻手轻脚走到一棵大松树下,准备观察西塔庵的动静。 就在这时,庵门方向传来三长一短的敲门暗号。 唐文伯心中一喜,知道陆阿夯已经到了。 他原本该提前进庵等待,但因临时耽搁来晚了。 唐文伯迈步向前,刚走没多远,突然发现前方黑暗中有一点亮光忽明忽暗。 那亮光像有人在抽烟,显得格外刺眼。 唐文伯顿时警觉起来,眉头紧锁停下脚步。 他记得陆阿夯平时从不抽烟,这情况不对劲。 为保险起见,他闪身躲回松树后,打算再观察一番。 不料转身时踩断一根枯枝,发出清脆响声。 庵门方向立刻传来喊声,询问是否武工队的人。 唐文伯屏住呼吸一动不动。 对方又喊话说陆阿夯有事没来,自己是代送信的,催着唐文伯快出来。 唐文伯刚松口气准备现身,却听到另一段对话。 有人抱怨队长太敏感,说庵里根本没人。 另一人冷笑说陆阿夯已招供叛变,就算反悔也回不了武工队。 唐文伯又惊又怒,庆幸自己没上当。 他悄悄后退想撤离,脚下荒草土梗发出窸窣声。 特务们立刻警觉大喊抓人,一群人手电乱晃持枪追来。 子弹嗖嗖飞过,唐文伯拼命狂奔。 他一头扎进庄稼地,穿过田地后跳进田埂下的深沟。 他握紧手枪和手榴弹,趴着不动。 特务追到庄稼地边犹豫不决,担心有埋伏。 领头的下令草草搜查后撤退。 四周渐渐安静,唐文伯浑身冷汗湿透衣服。 他刚想爬起又伏下身,总觉得敌人退得太快有诈。 果然没多久,沟上传来叹息声说目标不在附近。 接着脚步声远去。 唐文伯确认安全后爬出深沟,头也不回跑回驻地。 这次经历让他逃过一劫,全靠警惕和耐心。 那个年代许多中国人冒着生命危险干革命,像唐文伯这样的战士把脑袋拴在裤腰带上,只为心中信仰无怨无悔。 多年过去,这段惊险往事被后人铭记。 2023年,唐文伯的孙子在接受央视新闻专访时透露,祖父晚年常念叨那次经历,说“小心驶得万年船”,警惕心救了他的命。 唐文伯于2010年去世前将个人日记捐赠给革命博物馆,其中详细记录了1947年那夜的细节。 博物馆在2023年举办特展,用实物和影像还原了这段历史,吸引大批观众参观。 信息来源: 央视新闻《革命英雄后代访谈》专题报道 中国革命博物馆《唐文伯日记展》展览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