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被印度弄过去的高端技术,盾构机,特高压,5G,高炉,这些中国曾经引以为傲的技术,现在正被印度快速吸收消化。 这些年,印度在技术领域的动作越来越频繁,尤其是对我们中国的一些核心装备和技术,表现出极强的“学习欲”。 这倒也不是说他们偷什么技术,而是那种“跟着你学、看着你干、照着你造”的劲头,确实让人既有些警觉,也略带几分复杂的感受。 就拿盾构机来说吧。当年我们卖给他们几台,是出于合作修地铁的考虑。可没想到,他们的工程师不光用,还天天守在工地上看,边用边拆、边拆边画,图纸画了几十遍不说,最后干脆在班加罗尔设了个厂,开始模仿生产。 造出来的机器质量确实不咋地,毛病不少,德里那边甚至因为设备不稳定,出现过塌方事故,最后还是请我们过去善后。但说到底,人家是真在学,哪怕摔了跤,也还在坚持走。 特高压输电那块也是。我们当初帮助他们建设“太阳能走廊”,不少工程师亲自跑现场,手把手教。但印度国家电网转头就把我们的技术标准翻译成印地语,在自家试点上线了一条线路。 说是“印度版数字电网”,可遇到雨季就原形毕露,跳闸频发,还是要靠我们的团队帮忙解决材料和系统稳定性的问题。 5G方面更让人觉得意味深长。一边说担心安全,不愿给华为、中兴留下空间,一边又搞合资研发,引自家工程师全程参与,实质上就是借合作学技术。 塔塔集团就是这样,从芯片到基站设备,几乎是全流程“陪读”。现在他们自称能做出部分5G核心器件,虽然成品率只有六成,但靠着便宜的价格,也想来市场上“蹭一杯羹”。 我们早年帮他们建过几条生产线,那时候基本是全包服务。可人家没闲着,不断摸索调整,现在也能炼出基本合格的钢材,虽然在能耗、质量上还差一截,却已经敢在国际市场上跟我们同台竞争了。 说到底,印度的技术路线挺朴素——买设备、请专家、拆开看、自己学。模仿得不够精准,就接着改,试一次不行就试第二次。 咱们老说他们搞出来的产品总差点意思,不是稳定性差,就是故障频出,但人家就是靠这股子不怕出错、不怕走弯路的劲头,一步步往上挪。 技术这东西,真正的积累不是几年能练成的。像盾构机的稀土电机、特高压的绝缘技术、5G的芯片架构,这些核心部位,哪一个不是我们十年磨一剑换来的?印度要真正掌握,还得摸索很久。 不过,他们不像以前那样只靠进口和外包,而是真想把自己的系统搭建起来,这个变化值得我们警觉。毕竟技术领域就是这样,你慢一点,对手就有机会赶上来。 所以该紧的还是要紧,咱们得继续保持技术的领先势头,把最关键的东西牢牢攥在自己手里。靠别人走不了远路,靠自己才能一直走在前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