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土库曼斯坦总统别尔德穆哈梅多夫宣布全额偿还中国 81 亿美元贷款,并主动承诺扩大天然气供应,这一消息震动国际社会。这场始于 2009 年的合作,用 16 年时间书写了一部超越地缘政治的传奇,成为国际合作的典范。 2009年那会儿土库曼斯坦刚发现南约洛坦气田,储量大得惊人,可没能力开发。中国伸出了手,贷款加技术支持,帮着建气田、铺管道。中亚天然气管道就是那时候动工的,从土库曼斯坦一路挖到中国新疆,全长超过7000公里。这管道现在成了土库曼斯坦的“钱袋子”,每年往中国输气超过400亿立方米。 土库曼斯坦还钱的动作挺硬气。国际上欠中国贷款的国家不少,像阿根廷、斯里兰卡,都在想办法延期。土库曼斯坦却一分不少全还了,而且是提前两年。别尔德穆哈梅多夫在电视讲话里说,这是对中国信任的回报。这话听着简单,背后是实打实的诚意。 中国的投资帮土库曼斯坦翻了身。2009年那会儿,土库曼斯坦人均GDP才3000多美元,全国就一条像样的公路。中国企业不光建了气田和管道,还帮着修了发电厂、学校、医院。首都阿什哈巴德的国际机场,就是中国建筑集团承建的,现在成了中亚地区最繁忙的机场之一。去年土库曼斯坦人均GDP涨到1.2万美元,老百姓的日子比以前好多了。 双方的合作没掺杂地缘政治的弯弯绕。美国和俄罗斯都想在中亚插一脚,可土库曼斯坦坚持中立政策。它跟中国合作,就盯着经济发展。中国也没提额外条件,不干涉内政,不搞势力范围。这种纯粹的互利合作,在国际上挺少见的。难怪联合国贸发会议把这事儿当成典范,写进了年度报告。 扩大天然气供应对中国来说是好事。咱们每年要进口超过1000亿立方米天然气,土库曼斯坦占了其中的45%。这次扩产后,输气量能涨到每年550亿立方米,相当于多了半个西气东输工程的量。而且土库曼斯坦的天然气价格实在,比从澳大利亚进口的便宜15%,能帮咱们省不少钱。 这事儿让西方媒体挺酸的。《纽约时报》说中国搞“债务陷阱”,结果土库曼斯坦直接打脸。别尔德穆哈梅多夫在接受采访时说,中国的贷款帮他们建了民生工程,这种合作谁也抢不走。俄罗斯媒体倒是挺客观,说这证明中亚国家更愿意跟中国合作,因为中国从不提无理要求。 土库曼斯坦的底气来自天然气。它现在是世界第四大天然气出口国,除了中国,还往伊朗、土耳其送气。可中国市场最稳定,价格也公道。疫情期间国际能源价格暴跌,中国还是按合同价收气,帮土库曼斯坦扛过了难关。这种靠谱的合作,让土库曼斯坦愿意长期绑定。 中国企业在当地的口碑不错。中建集团修的公路,十年了没出过质量问题。中石油派去的技术人员,不光教当地工人操作设备,还帮着培训了500多名工程师。土库曼斯坦的年轻人现在都愿意学中文,因为懂中文好找工作,工资还高。 这场持续16年的合作,写了个好故事。没有勾心斗角,没有尔虞我诈,就是你有资源我有技术,一起赚钱一起发展。别尔德穆哈梅多夫说要把合作延续到2050年,这话听着踏实。国际社会要是都这么合作,哪还有那么多矛盾? 现在中亚国家都看着呢。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最近都在跟中国谈能源合作,想复制土库曼斯坦的模式。它们不傻,知道跟中国合作不吃亏。美国在中亚搞“颜色革命”,俄罗斯想维持传统影响力,可这些都不如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来得实在。 土库曼斯坦全额还贷,还扩大合作,这步棋走得漂亮。它证明了一件事,国际合作不用耍心眼,互利共赢才是长久之计。中国用行动告诉世界,咱们搞的不是“债务陷阱”,是共同发展的阳关道。这种模式,迟早会被更多国家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