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号,欧盟的冯德莱恩、科斯塔已经抵达了北京,准备参加今天将举办的中欧峰会。从图片上来看,欧洲代表团应该并非专机抵达,而是乘坐的普通商业航班,所以经过摆渡车到达国际要客的入境处,中方为其准备了红毯和礼宾,符合一贯的外交传统欧洲政要挤经济舱来开会?这事儿透着股不寻常的味道。要知道去年冯德莱恩访华时可是带着豪华专机阵仗,这次却像普通商务人士一样混在旅客堆里,摆渡车的玻璃窗都挡不住围观群众举着的手机镜头。欧盟这出"朴素外交"演得有点刻意。俄乌冲突打到现在,欧洲企业每天要烧掉1.5亿欧元从美国买高价天然气,德国工业产能萎缩了18%,法国超市货架上的葵花籽油还贴着限购标签。这时候来北京谈合作,倒学会勤俭持家了?北京的红毯照样铺得讲究。礼宾司那些小伙子们永远能把欢迎仪式搞得像艺术品,既不会让客人觉得被怠慢,又不会显得过分热络。这种拿捏到毫米级的外交分寸感,我们在疫情后接待过太多国家元首,早就练得炉火纯青。听说这次峰会要重点谈电动汽车关税。欧盟刚对中国电动车加征38%的惩罚性关税,转头就派代表团来商量"合作共赢",这操作堪比先捅刀子再递创可贴。布鲁塞尔那帮人可能忘了,中国光伏产业十年前就给他们上过生动一课。冯德莱恩的行李箱估计塞满了谈判筹码。从气候议题到乌克兰危机,从数字主权到供应链安全,欧洲人想谈的清单能绕人民大会堂三圈。但北京的长桌上永远摆着两样东西:茶和底线。有个细节挺有意思。代表团下飞机时,科斯塔的西装后摆被摆渡车扶手勾了下,旁边穿旗袍的礼宾姑娘眼疾手快帮忙整理。这个瞬间被抓拍传到外网,欧洲网友都在夸中国服务周到,倒是没人提为什么政要会挤普通航班。中欧之间像对闹别扭的老夫妻。欧盟天天喊着"去风险化",结果上半年中欧班列开行量同比增长了42%。德国大众刚宣布追加在华投资25亿欧元,法国空客的天津生产线忙得三班倒。身体比嘴巴诚实多了。这次峰会注定是场高难度平衡术表演。欧洲既想保住价值观外交的面子,又舍不得中国市场里子。我们早看透了这套把戏,就像长安街上的红绿灯,该走的时候绝不含糊,该停的时候半步都不会让。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