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1992 年,俄罗斯公开绝密档案,曝光了抗美援朝被掩藏 42 年的真相。原来抗美

1992 年,俄罗斯公开绝密档案,曝光了抗美援朝被掩藏 42 年的真相。原来抗美援朝还有这么一段久久不为人知的一段故事,上世纪 90 年代,一份苏联绝密档案被公开,揭开了掩盖 42 年的真相,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 莫斯科国家档案馆的尘埃里,藏着 1950 年 1 月 30 日那份发皱的电报底稿。 斯大林用红铅笔在电文末尾画了个潦草的十字,指示驻朝大使什特科夫:“立即安排金日成秘密访苏,关于统一问题,我已改变原有看法。” 这份档案的解密,让历史学家第一次看清 —— 朝鲜战争的导火索,并非偶然的边境摩擦,而是大国博弈中一次精心计算的冒险。 1945 年 8 月的雅尔塔会议记录显示,罗斯福与斯大林在鸡尾酒会上用铅笔在地图上划下北纬 38 度线时,旁边还标注着 “临时托管期五年”。 但苏联红军进入平壤的速度比美军登陆仁川快了整整三天,这三天的时间差,让北朝鲜的武器库多了三万支日式步枪 —— 这些都是苏联从关东军战利品中 “调剂” 的。 美国国家档案馆同期文件则记录:驻韩美军司令霍奇少将抱怨 “苏联人把能搬走的都搬走了,留给我们的只有破铜烂铁”。 1949 年 3 月的克里姆林宫会谈纪要,详细记载了斯大林对金日成的警告:“你现在的坦克只有 15 辆,其中 12 辆是坏的,怎么打?” 当时北朝鲜军队总兵力不足 10 万,而南朝鲜军队经美军训练后已达 15 万。 但到了 1950 年 4 月,苏联武器援助清单突然加码:76.2 毫米加农炮 120 门、T-34 坦克 150 辆、 Yak-9 战斗机 120 架。 这些装备足够武装三个满编师,档案里附带的运输记录显示,所有武器都通过夜间铁路运输,车厢外伪装成 “农业机械”。 中国方面的态度在解密档案中更为清晰。1950 年 5 月,金日成派特使金一到北京,毛泽东在中南海的谈话记录被苏联驻京大使罗申秘密传回莫斯科: “我们的解放战争刚结束,东北边境防御还很薄弱。” 当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力部队正部署在华南,准备解放台湾,东北边防军直到 7 月才紧急组建,这与苏联档案中 “中国最初持保留态度” 的记载完全吻合。 仁川登陆前的情报战细节更显惊心动魄。1950 年 9 月 10 日,克格勃汉城站发回密电,称 “美军舰在仁川港外异常集结,可能有大规模行动”,但这份情报被标注为 “可信度较低” 归档。 而美国中央情报局同期截获的北朝鲜电报显示,金日成的总参谋部正忙着调配部队南下,对仁川方向仅部署了一个连的兵力 —— 这个连的士兵甚至没有配备反坦克武器。 1950 年 10 月 1 日,金日成发给斯大林的求救电报原件上,有几处明显的泪痕晕染了字迹:“敌人已突破临津江防线,请求苏联直接出兵援助。” 三天后,斯大林回电的解密档案揭开了一个关键细节:他在电文中建议 “中国同志或许能提供帮助”,并特意注明 “此事我已与毛泽东同志通过气”。 但中国外交部解密的档案显示,当时毛泽东尚未收到任何正式请求,直到 10 月 8 日,金日成的特使朴宪永才带着亲笔信抵达北京。 志愿军跨过鸭绿江的决策过程,在俄罗斯解密的周恩来与罗申会谈记录中得到补充。 1950 年 10 月 13 日,周恩来明确告知苏联大使:“我们的部队缺乏冬季装备,每个军平均只有 30 门榴弹炮,远不及美军一个师的火力。” 作为回应,苏联档案记载:斯大林当天就下令 “将西伯利亚军区的 10 万件棉衣、500 门喀秋莎火箭炮调往中朝边境”,这些物资在 11 月 25 日第二次战役打响前,刚好送到志愿军手中。 停战谈判期间的秘密交易同样令人唏嘘。1953 年 6 月,苏联外交部档案记载: 莫洛托夫与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在日内瓦湖的游艇上达成默契 ——“允许南朝鲜保留美军基地,但苏联可在北朝鲜驻军至 1955 年”。 这份协议的附件显示,双方还私下约定 “不追究战争期间的物资损失赔偿”,这解释了为何板门店协定中没有提及任何战争赔款条款。 解密档案中最令人动容的,是 1952 年斯大林批注的志愿军伤亡报告。 当看到 “长津湖战役冻伤减员超过战斗伤亡” 时,他用红笔写下 “立即调运 5000 吨防冻甘油”,旁边还画了个小小的感叹号。 而美国陆军档案记载,同期美军第十军也因严寒损失了 30% 的战斗力,双方士兵在零下 30 度的雪地里,共享着同样的痛苦。 参考来源:(京华周刊——《苏联空军朝战真相被掩40年》2011年第14期;军事历史——《秘密赴朝参战的苏联空军》 1998年01期;文史博览——《美国为何掩盖苏联空军入朝作战》2010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