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1967年,许世友回到家中,却发现他珍藏的数十瓶茅台酒不翼而飞。他一屁股坐在地上

1967年,许世友回到家中,却发现他珍藏的数十瓶茅台酒不翼而飞。他一屁股坐在地上,大骂:我的酒呢?哪个天杀的贼偷了我的酒?许世友将军的一生,有3大爱好,打仗、打猎、喝酒。在喝酒方面,他尤其喜欢喝茅台。后来,由于物价上涨,他的钱不够买茅台,还曾经买过老家的小烧。 许世友1905年出生在河南一个穷苦家庭,小时候家里连饭都吃不上,更别提酒了。他年轻时投身红军,从一个普通士兵一步步爬到将军的位置,靠的是真刀真枪拼出来的本事。长征、抗日战争、国共内战,他都冲在前面,打仗从不含糊。到了解放后,他当上了南京军区司令员,地位高了,威名更响了。 可许世友不是那种只会打仗的冷面人。他性子烈,爱生活,三大爱好人人皆知:打仗是他的命根子,打猎是他的乐子,喝酒是他的魂儿。尤其喝酒,他不随便喝点小酒就满足,偏偏钟情于茅台。茅台那股浓烈的味道,对他来说就像战场上的硝烟一样过瘾。他攒了不少瓶子,藏在家里当宝贝,连下属都知道老将军这点嗜好。 茅台在许世友心里分量重得很。那时候茅台不像现在这么普及,能弄到手的不多,喝得起更少。对他来说,每瓶茅台都像一场胜利的纪念品。他打仗回来,喝一口,浑身舒坦;打猎回来,喝一口,倍儿有劲。军营里纪律严,喝酒常被管得死死的,可他总有办法偷偷弄点茅台,喝得痛快。这不光是享受,更是他的生活态度——活得痛快,不拘小节。 1967年之前,他攒了几十瓶茅台,藏在南京家里。那年月,茅台还没贵到天上去,但对他来说,这些酒是无价之宝。每次出远门,他惦记的不是别的,就是这堆宝贝疙瘩。 1967年10月,许世友去北京参加国庆活动,忙活了一个多月才回南京。那段时间正赶上动荡年代,他作为高级将领,应付各种会议和任务,累得够呛。回到家,他第一件事就是想找茅台解解乏。结果柜门一开,傻眼了——空空如也,几十瓶茅台全没了。 他当时就懵了,腿一软坐地上,气得直骂街。家里人说,他那嗓门大得隔壁都能听见。许世友脾气火爆,谁都知道,这回他是真急了眼。这事很快传开,南京军区上下都在议论:谁这么大胆,敢偷将军的茅台?这可不是偷点小东西,是动了老将军的心肝啊! 失窃的事闹得不小,连北京的周恩来都听说了。周总理知道许世友爱茅台,特意打了个电话安慰他,说下次去南京给他带几瓶。许世友嘴上没多说,心里多少有点暖意。可这事没那么容易过去,他派人查了半天,连个影子都没找到。有人猜是家里人偷喝了,有人说是外人趁乱下手,可没证据,谁也不敢乱说。 那时候正值特殊时期,社会乱糟糟的,偷点东西不算稀奇。可偷到许世友头上,还是茅台这么扎眼的东西,胆子也太肥了。案子没破,酒也没找回来,许世友只能咽下这口气。不过这事儿没让他对茅台死心,反而更惦记这口味了。 到了70年代,茅台价格蹭蹭往上涨。许世友当了大半辈子兵,工资虽然不低,但也架不住茅台变“奢侈品”。他舍不得花大价钱买,就开始喝老家河南的小烧酒。那玩意儿便宜,味道冲,可跟茅台比差远了。他喝着喝着还挺适应,但心里肯定还是惦记茅台的香。 喝酒这习惯他一直没丢,哪怕后来身体不行了也没改。80年代初,他肝不好,医生劝他戒酒,他硬扛着说:“不喝我宁愿死。”这话听着夸张,可真挺符合他的倔脾气。直到实在撑不住,他才住进医院。护士说他住院时还惦记茅台,有人拿棉花蘸点酒给他闻闻,他才算安稳点。 1985年,许世友80岁那年走了。葬礼上,来的都是老战友和家人,大家伙儿缅怀这位硬汉。有人往他棺材里放了瓶茅台,算是给他送行。后来,去他墓前的人也常带茅台,时间久了,墓碑旁堆了一堆瓶子,看着怪感人的。 他这一生,打仗硬气,喝酒也硬气。茅台对他来说,不只是酒,是他那股不服输的劲儿。1967年的失窃案没个结果,可这故事却让人记住了他的真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