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1956年,23岁的排长刘精松,突然接到通知被提拔为高炮连连长。 刘精松,193

1956年,23岁的排长刘精松,突然接到通知被提拔为高炮连连长。 刘精松,1933年出生在湖北石首一个穷得叮当响的农民家里。那时候正赶上日本侵华,战乱让他的童年过得苦不堪言。看着家乡被糟蹋,他打小就憋着一股劲儿,想保家卫国。1949年新中国成立,全国上下热火朝天地搞建设,1951年,18岁的刘精松坐不住了,响应征兵号召,报名参军,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 刚入伍,他被分到齐齐哈尔的第七步兵学校接受军事训练。别看他出身农村,学习起来一点不含糊,军事技能抓得死死的,成绩老拔尖。毕业后,他被派到陆军教导营当迫击炮连排长,开始在部队里摸爬滚打。几年下来,他靠着严谨的态度和过硬的本事,慢慢让上级刮目相看。 1956年,中国军队正从游击战转向正规化、机械化,防空部队成了重点发展对象。那会儿,空战威胁越来越大,高炮连这种新单位急需能干的年轻军官带队。刘精松之前在演练中表现抢眼,尤其是玩转防空装备那股熟练劲儿,让上级觉得这小子靠谱。于是,23岁的他被破格提拔为高炮连连长。 接到通知那天,他正在操场带兵训练,传令兵递来营部的命令,让他立马报到。任命书到手,他心里清楚,这不是简单的升职,而是大责任砸下来了。高炮连干的是防空作战,技术要求高,压力不是一般的大。可他没怂,反而铆足了劲儿钻研技术手册,亲自上手调高射炮,跟士兵一块儿吃苦训练。没多久,在一次实弹演习里,他指挥连队精准干掉靶机,上级直接点了赞,连队也成了团里的标杆。 这次提拔成了刘精松军旅生涯的转折点。他带兵务实,训练亲力亲为,士兵们服他专业又敬业。到了60年代中期,中越关系因为越南战争紧张起来,中国应越南请求派部队援越抗美。刘精松带着高炮部队上了前线。在越南,他带着队伍在恶劣环境下架炮,亲自校准参数。有一次夜里敌机来袭,他靠着微弱灯光指挥,硬是打下多架敌机。据统计,他的部队在越南击落击伤12架美军飞机,战功杠杠的。 打完仗回国,刘精松因为战功得了不少表彰。他没歇着,继续在部队历练,从团参谋长干到副团长,再到师参谋长、副师长、师长,一步一个脚印。1983年,他当上陆军某军军长,管着几万人的作战训练,忙着更新装备、搞实兵演习。1985年百万大裁军,沈阳军区地位重要没裁,52岁的他被破格提拔为司令员,成了全军最年轻的军区司令员。上任后,他跑边防、搞演习,部队反应能力蹭蹭往上涨。1987年大兴安岭火灾,他还带兵救灾,保住了不少老百姓的命和家当。 1992年,刘精松调任兰州军区司令员,负责西部边疆防务。他跑遍戈壁荒漠,盯着部队训练,优化防空体系。1994年,他晋升上将军衔,成了军队大佬。1997年,他当上军事科学院院长,专心研究军事理论,强调防空和制空权的重要性,给军队现代化出了不少力。1998年,他退役,47年的军旅生涯画上句号。退下来后,他还惦记着国防,经常参加研讨会分享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