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终于在官方文件里承认了:加关税,自己先疼。 美联储9月的纪要白纸黑字写着,关税正在推高通胀,而且不是暂时的,是长期的。 这就像一个人为了堵住邻居的门,结果自己家的暖气管被冻裂了——你以为卡住别人,其实卡的是自己。 中国这边,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这“新三样”今年前八个月出口破千亿,但有意思的是,七成订单没去美国,而是流向了东南亚、中东、拉美。 不是中国不想卖美国,是美国自己把门关上了。 现在全球市场更关心的是:谁能把货准时送到,价格还合理。 中国工厂的生产线没停过,只是客户变了。 美国的储能项目现在集体拖期,平均交付周期从8个月拉到18个月。 不是技术不行,是电池买不到。 中国生产的锂电芯,全球占了七成以上,你喊着“去中国化”,结果发现自家电网连备用电源都装不上。 绿色转型的口号很响,但现实是,没有中国供应链,连充电桩都等不起。 这轮博弈,早不是谁的货币更强势,而是谁的工厂更靠谱。 印钞机能印出数字,但印不出一辆能跑的电动车,也装不进一块能储能的电池。 当全世界的采购经理开始盯着发货时间,而不是汇率波动,真相就藏在物流单上——真正值钱的,从来不是纸,是能解决问题的货。 没人想脱离中国,只是有人不敢承认,自己离不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