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00亿芯片订单突然取消,美企市值蒸发超10万亿,外媒慌了:“中国动真格了!”比尔盖茨可谓一语成谶!他早就说过:“无论美国采取任何限制措施,都无法阻止中国走上科技强国的位置!” 9月中旬,中芯国际A股盘中市值历史性突破万亿大关,这个曾经被美国制裁压得喘不过气的企业,如今成了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定海神针"。 而就在同一时间,美国商务部宣布对华为昇腾芯片实施新限制,紧接着中国商务部就发起了集成电路领域反歧视调查,这一来一回的较量,让全球市场嗅到了不一样的味道。 要说这波震荡的直接导火索,还得看市场的选择。之前英伟达为中国市场定制的H20芯片,因为被曝植入追踪机制,一下子成了烫手山芋。 中国的数据中心和云服务商们不傻,谁愿意用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产品?正好华为在全联接大会上亮出了昇腾950超节点方案,8192张芯片组成的算力集群,性能直接对标甚至超过了英伟达的最新系统。 这下好了,原本攥在美企手里的大订单,自然而然就流向了国产替代方案。 有外媒算过账,光是英伟达一家,今年可能就要丢掉超过50亿美元的中国订单,而整个行业的订单调整规模,早已突破了千亿级别。 美国芯片企业的日子这下可不好过了。4月份那波管制消息一出,英伟达一天就蒸发了1.37万亿人民币市值,这还只是开始。 到了7月,华尔街芯片股单月市值蒸发超过5000亿美元,阿斯麦跌13%,博通跌8%,整个板块创下2020年以来最惨纪录。 那些曾经跟着美国政府起哄的企业现在急了,应用材料、科磊这些巨头轮番去华盛顿告状,说这政策根本拦不住中国,反而让自家生意没法做了。 可他们早没想到,中国企业这几年埋头搞出的"增强版"工艺,已经能在没有海外设备的情况下量产高端芯片,中芯国际二季度92.5%的产能利用率,就是最好的证明。 外媒这时候才真慌了。彭博社盯着华为的超节点方案分析来分析去,说这是用集群技术弥补单芯片差距的"升级式回应";《南华早报》则直言,中国正在用自己的方式打破算力瓶颈,华为的集群技术让美国的限制成了笑话。 他们终于明白,商务部9月13日启动的反歧视调查不是说说而已,中国手里已经有了谈判的底气。 中芯国际从被列入实体清单时的股价暴跌,到如今市盈率是台积电的十倍,这个反差背后,是中国半导体产业链的全面崛起。 美国越是想卡住我们的脖子,我们的自主创新就越给力。中芯国际五年时间从3000亿市值冲到万亿,华为用"灵衢"协议把近百万张芯片连成超级集群,这些突破都不是偶然。 就像任正非说的,单芯片落后没关系,用数学补物理、用集群补单芯,照样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现在的半导体市场早就不是谁能单方面说了算的时代了。 美国企业眼睁睁看着中国把曾经的"卡脖子"领域变成新优势,心里滋味肯定不好受。但这怨不得别人,毕竟是他们自己先把市场拱手让人的。 中芯国际万亿市值的背后,是中国科技企业在制裁压力下逼出来的生存智慧,更是市场规律对逆潮流而动者的最好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