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17日报道,湖南湘潭,11岁男童跟随母亲去4S店看车,期间,男童趁无人注意偷偷溜上车,随后竟启动了车辆踩下了油门,车子直接撞向展厅玻璃幕墙,导致前脸受损、玻璃幕墙碎裂。经评估总损失高达38916元!事故发生后,家长与4S店就赔偿问题反复协商,却始终无法达成一致,最终闹上法庭! 2024年5月4日下午,湘潭一家4S店的展厅里,原本和缓的氛围突然被一声巨响打破。 当时贺女士正和销售人员聊得起劲,满脑子都是车辆配置和价格,没太留意身边11岁的儿子小涵。 展厅里那辆银灰色的电动展车,一下就抓住了小涵的注意力,他觉得无聊,就趁着没人管,悄悄溜了过去。 小涵伸手一拉车门,没想到门没锁,轻轻一下就开了。 更让人意外的是,4S店为了方便顾客随时体验,竟然把车钥匙直接放在了中控台上,就那么明晃晃地摆着。 小涵爬进驾驶座,看着眼前的方向盘和仪表盘,像平时玩玩具车一样,好奇地用小手摆弄起来,他随手按了几个按钮,车子“嗡”的一声就冲了出去。 这一下可把小涵吓坏了,伴随着他的尖叫,车子径直撞向了展厅的玻璃幕墙。玻璃瞬间碎成了片,四处飞溅,旁边的椅子也被撞得歪歪扭扭。 万幸的是,小涵除了受了惊吓,身上没伤到,可车子前脸撞坏了,玻璃和椅子也都得修,损失一点都不小。 后来经过评估,光车辆维修费就有8506元,因为出过事故,车子贬值了22960元,再加上鉴定费和其他杂七杂八的损失,总共要花38916元。 事情一出,贺女士和4S店就吵了起来。 贺女士觉得,4S店把一辆随时能开的车放在展厅,还把钥匙留在车上,这根本就是留了个安全隐患,跟“请君入瓮”没两样。 可4S店却觉得委屈,说这是小涵自己乱动造成的,贺女士没看好孩子,理应承担全部责任。双方各说各的理,怎么都谈不拢,最后只能闹到法院。 法院审理的时候,重点看了两方的责任。 当时贺女士光顾着和销售谈事,没看好孩子,确实没尽到监护责任。 而4S店呢,作为专业的汽车销售机构,又是公共场所的管理者,本该确保展车不会随便启动,可他们为了图方便,把钥匙留在车上,也没管未成年人能不能上车,这明显是管理上的大漏洞。 最后法院判了4S店承担70%的责任,要赔27241.2元,贺女士承担30%的责任,赔偿11674.8元。 贺女士不服这个结果,上诉到了中级法院,可二审还是维持了原判。 这个判决其实很讲究平衡,既没因为小涵是孩子就放过贺女士的监护失职,也没纵容4S店为了商业利益忽视公共安全。 说起来,这事儿也反映出不少社会问题。 现在很多商家为了吸引顾客,总想着怎么方便怎么来,却把安全抛到了脑后。 就像这家4S店,觉得把钥匙留在车上能让顾客随时体验,能多卖点车,可偏偏没考虑到展厅里可能有孩子,没意识到这会是个风险。 还有不少家长,在公共场合容易分心,要么忙着办事,要么只顾着自己聊天,觉得孩子“就玩一会儿没事”,可往往就是这“一会儿”,意外就来了。 其实不管是商家还是家长,都该多上点心。 4S店完全可以把展车断电,钥匙集中收起来,用模拟模式让顾客体验,这样既不影响看车,也能避免危险。 家长带孩子去这种有机器,有设备的地方,更得时刻盯着,别让孩子离开自己的视线,提前跟孩子说清楚哪些不能碰。 毕竟公共安全不是一句空话,得靠商家守住自己的责任,家长尽到监护的义务,少一点侥幸,多一点细心,才能避免类似的麻烦再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