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标签: 湖南社会新闻

#打砸记者摄像机被列为刑事案件#【#警方通报记者设备被砸#:#砸记者设备男子被刑

#打砸记者摄像机被列为刑事案件#【#警方通报记者设备被砸#:#砸记者设备男子被刑

#打砸记者摄像机被列为刑事案件#【#警方通报记者设备被砸#:#砸记者设备男子被刑拘#】7月15日晚,湖南湘江新区公安局发布警情通报:2025年7月15日上午11时28分,我局110接到报警称,湖南丰旭线缆有限公司发生一起警情,民警立即赶赴现场处置。经调查,7月15日上午11时15分许,谢某某(男,42岁,湖南丰旭线缆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与前往该公司采访的记者发生争执。期间,谢某某将记者眼镜、拍摄设备等物品摔毁。目前,谢某某因涉嫌故意毁坏财物罪被公安机关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15日上午,湖南媒体发布一则视频。视频称,市民举报在湖南丰旭线缆有限公司买到疑似不合格产品,记者实地采访过程中遭企业负责人阻扰。视频画面中,一位男子从记者手中抢过摄像机重摔粉碎,并试图抢夺记者手机。对此,中国记协发声:采访是记者的权利。正当舆论监督受法律保护。目前,警方已介入。中国记协将持续关注。(来源:岳麓公安、中国记协)
【#湖南警方通报记者拍摄设备被摔毁##摔毁记者拍摄设备谢某某被刑拘#】湖南湘江新

【#湖南警方通报记者拍摄设备被摔毁##摔毁记者拍摄设备谢某某被刑拘#】湖南湘江新

【#湖南警方通报记者拍摄设备被摔毁##摔毁记者拍摄设备谢某某被刑拘#】湖南湘江新区公安局2025年7月15日发布《警情通报》:2025年7月15日上午11时28分,我局110接到报警称,湖南丰旭线缆有限公司发生一起警情,民警立即赶赴现场处置。经调查,7月15日上午11时15分许,谢某某(男,42岁,湖南丰旭线缆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与前往该公司采访的记者发生争执。期间,谢某某将记者眼镜、拍摄设备等物品摔毁。目前,谢某某因涉嫌故意毁坏财物罪被公安机关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近日,湖南衡阳街头发生的一起救人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与热议。7月12日下午,衡阳

近日,湖南衡阳街头发生的一起救人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与热议。7月12日下午,衡阳

近日,湖南衡阳街头发生的一起救人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与热议。7月12日下午,衡阳市立新路一名女子突然昏厥倒地,面色发白、无脉搏且意识丧失,情况十分危急。事发时,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42岁的老师盘志斌正带着孩子准备前往书吧。他骑着共享单车在倒地女子对向车道,看到一名身穿便装的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生正在对女子进行心肺复苏,由于长时间施救,医生已十分疲惫,遂呼救询问周围是否有人会做心肺复苏。盘志斌没有丝毫犹豫,立刻跨过中间护栏跑过去帮忙,与医生轮流进行了约十分钟的心肺复苏。在此期间,医生一边观察患者生命体征,一边拨打急救电话,盘志斌还向在场的女子家属询问了病史。经过两人的不懈努力,女子终于恢复了微弱的呼吸和脉搏,眼睛也能够睁开,随后被赶来的救护车送往医院救治。然而,盘志斌进行心肺复苏的过程被路人拍摄并发布到网络后,却出现了不和谐的声音。部分网友留言质疑“为啥不换个女的来按”,甚至称救人者“明显有袭胸嫌疑”。面对这些无端指责,盘志斌感到十分寒心。他回应称,自己是临床医学专业毕业,通过足球、马拉松等运动学习了心肺复苏等急救技能,急救时已非常注意动作,双手一直放在胸骨位置按压,如果手法错误,当时在场的专业医护人员也会及时纠正,但并没有人指出问题。盘志斌的同事也表示,他平时为人很好,充满正能量,实在不理解救人之举为何会遭到如此指责。众多网友也纷纷为盘志斌的救人行为点赞,认为在紧急时刻,救人是第一要务,对施救者进行“袭胸”质疑是对善意的伤害。事实上,进行心肺复苏时,按压点位于胸骨下半段(成人两乳头连线中点),不可避免会触碰他人上身。在生死攸关的时刻,苛求施救过程完美,无疑是对救人者的苛责。此次事件也提醒社会,应给予见义勇为者更多的理解与尊重,莫让无端质疑寒了好人的心。
“不倒闭没天理!”湖南,一只金毛犬从家中偷跑出,因天气炎热进入一家餐馆避暑,不料

“不倒闭没天理!”湖南,一只金毛犬从家中偷跑出,因天气炎热进入一家餐馆避暑,不料

“不倒闭没天理!”湖南,一只金毛犬从家中偷跑出,因天气炎热进入一家餐馆避暑,不料店主不但不驱赶,反而把狗拖进去活活打死,6分钟后把死狗丢出门外!狗狗的惨叫声,甚至周边商户都心颤!网友:这店主太可怕!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更多优质的内容,感谢您的支持!炎热的夏日里,湖南的一家餐馆内发生了一起令人震惊的动物虐待事件。一只名叫“墩墩”的金毛犬,因天气炎热无处避暑,进入了这家餐馆寻求片刻的凉爽和休息。然而,店主的行为却出乎所有人预料,不仅没有给予怜悯和保护,反而将墩墩拖入店内,对其进行了长达六分钟的暴打。现场的惨叫声震动了周围的商铺,惊扰了多名邻居,视频监控无情地记录下了这段残忍而冰冷的过程。那一幕让无数人心头一紧,感受到生命无助时的绝望和恐惧。事件曝光后,社交媒体迅速发酵,网友们纷纷谴责店主的残忍行为。许多人表示难以理解,在现代社会里,如何还能有人对一条无辜的生命施以如此暴力。店主辩解称,狗“发狂怕伤人”,这是出于自卫,但这一说法很快被专家和公众驳斥。动物行为学专家指出,金毛犬通常性格温顺,且从监控录像和目击者描述来看,墩墩并无攻击倾向。更重要的是,无论动物是否存在威胁,都不应以暴力方式解决问题。法律专家也介入分析,认为店主的行为可能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因为宠物在法律中具有财产属性,同时还可能涉及虐待动物的相关违法行为。目前中国对动物保护的法律尚未完全健全,但此类严重虐待行为正逐渐引起立法机构和执法部门的高度重视,呼吁加强法律条文的完善和执法力度。这一事件在社会上引发了激烈的舆论争议。大部分公众站在动物保护的角度,对店主的冷酷行为表示强烈谴责和愤怒,但也有人提出了不同的声音,认为狗主人未能妥善管理宠物,未拴绳,导致墩墩进入餐馆,间接引发了悲剧。这种声音反映出社会对宠物管理的认知仍存在分歧,尤其是在城市公共空间中,如何平衡人类与宠物的权益,成为一个难解的社会问题。对待宠物的责任感和文明养犬意识的提升,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之一。面对舆论的持续发酵,多个动物保护组织迅速做出回应。志愿者们表达了深深的无奈和痛心,他们指出,类似的虐待动物事件虽然时有发生,但在公众视线之外往往被忽略,缺乏有效的法律制裁和社会监督。动保组织呼吁建立更加明确的动物保护法律和严格的执法机制,保障宠物和流浪动物的生命安全。与此同时,警方已经介入调查此案,承诺依法依规严肃处理。社会公众的关注热度持续升温,大家共同期待此次事件能够推动相关法律的完善和社会道德的提升。社会对于虐待动物行为的忽视和处罚力度不足,实际上助长了类似事件的发生。墩墩的遭遇提醒我们,生命的价值不应被轻视,不管是人类还是动物,都应享有基本的尊重和保护权利。每一次对弱小生命的忽略与伤害,都是对人类道德底线的考验。尊重生命是一种基本的人道主义精神,是社会文明的基石。人与动物的关系折射着人类对自然和生命的态度,只有尊重弱小,才有资格谈论强大。每一个生命都值得被善待,这不仅是伦理的呼唤,更是社会责任的体现。我们应将墩墩的遭遇转化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契机,共同建设一个充满爱与正义的未来。
接触社会第一课居然是被白嫖劳动力,湖南长沙一名高二学生小胡的暑假打工经历,让他提

接触社会第一课居然是被白嫖劳动力,湖南长沙一名高二学生小胡的暑假打工经历,让他提

接触社会第一课居然是被白嫖劳动力,湖南长沙一名高二学生小胡的暑假打工经历,让他提前感受到成年人世界的不容易,小胡家境不太好想放暑假赚点钱补贴家用,然后通过中介找到一份快递站卸货的工作这类工作日结非常累,因为是日...
“25年,他救了我两次!”2024年7月,湖南女子徐女士开车掉入池塘中,71岁的

“25年,他救了我两次!”2024年7月,湖南女子徐女士开车掉入池塘中,71岁的

“25年,他救了我两次!”2024年7月,湖南女子徐女士开车掉入池塘中,71岁的唐大爷拼死相救,哪料,当她上门感谢时,竟被墙上一张照片惊住了!2024年7月的湖南,天气闷热潮湿。在一个普通的下午,湖南某村的偏僻乡间小路上发生了一起惊险的交通事故。一辆轿车突然失控,车辆的刹车系统完全失灵,驾驶员徐女士完全无法控制行驶的方向。轿车一路横冲直撞,最终冲破路边的护栏,重重地栽进了路旁的一个池塘里。事发时,轿车几乎是整个车身都沉入了水中。池塘里的浑浊的水迅速从车窗的缝隙中渗入,车厢内的空间正在被水淹没。由于撞击的冲击力,徐女士被死死地卡在了驾驶座上,安全带也因为变形而无法解开。池塘的水不断地涌入车内,水位在短短几分钟内就已经漫过了座椅。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位年过古稀的老人成为了转机。71岁的唐克明当时正在附近的农田里劳作,听到池塘方向传来的巨大撞击声后,立即放下手中的农具,朝着事发地点跑去。当他赶到现场时,只见池塘水面上漂浮着几块破碎的汽车零件,而轿车主体已经完全沉入了水中。尽管年事已高,但唐克明的反应却十分敏捷。他二话不说,立即脱掉了外衣,纵身跳入了池塘中。池塘的水又深又冷,但凭借着多年的游泳经验,唐克明很快就游到了沉车位置。他先是尝试打开车门,但车门已经被水压死死地压住。情况危急,唐克明当机立断,用随手捡起的一块石头用力砸向车窗。玻璃在几下猛击之后终于碎裂,唐克明不顾碎玻璃可能造成的伤害,伸手进入车内,摸索着解开了徐女士的安全带。随后,他用尽全身力气,将已经失去意识的徐女士从车窗拖了出来,托着她的身体向岸边游去。上岸后的徐女士情况不容乐观,全身湿透,面色发白,呼吸微弱。唐克明虽然也已经精疲力竭,但他还是强撑着体力,背起徐女士往自己家走去。到家后,他立即找来干净的毛巾,为徐女士擦拭身体,并用热水为她暖身。直到徐女士逐渐恢复了意识,呼吸平稳下来,唐克明才稍稍松了一口气。为了确保徐女士的安全,唐克明又联系了村里的其他人,一起将她送往了最近的医院。经过详细检查,医生确认徐女士除了受到惊吓和轻微擦伤外,并无大碍。这场惊心动魄的救援,最终有惊无险地画上了句号。而这位71岁的老人,用自己的勇敢和果断,成功挽救了一条宝贵的生命。整个救援过程中,唐克明表现出的镇定与勇气,让在场的村民们都深受触动。他不顾自身安危,毫不犹豫地跳入冰冷的池塘,这种见义勇为的精神,在当地传为佳话。而这,也只是这个故事的开端,命运还为他们准备了更多的惊喜。几天后,徐女士带着精心准备的礼物和水果来到唐克明家表示感谢。推开略显陈旧的木门,映入眼帘的是一间整洁的农家小屋。墙壁上挂着几张泛黄的老照片,其中一张特别引人注目。照片里是一位年轻男子和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两人站在一棵大树下,笑容灿烂。徐女士定睛一看,不由得愣在了原地。那张照片仿佛打开了时光的闸门,将她带回到了1999年的夏天。那年徐女士才8岁,父母带着她来到这个小山村避暑。年幼的她对乡村的一切都充满好奇,特别是村边那个清澈的小池塘。一天下午,她独自在池塘边玩耍,不小心踩空滑进了水里。虽然池塘不深,但对于一个不会游泳的小女孩来说依然十分危险。正是现在的唐克明,当时还是一位壮年男子的他,恰巧路过池塘边。看到落水的小女孩后,他立即跳入水中,将她救了上来。事后,他们在那棵大树下合影留念,这就是现在墙上挂着的那张照片。看着照片,徐女士忍不住向唐克明求证当年的事。唐克明笑着点头承认,还说出了一些只有当事人才知道的细节。原来这些年来,唐克明一直保存着这张照片。他说,每次看到这张照片,就会想起那个被救起后还执意要和他合影的小女孩,没想到25年后还能再次相遇,而且又一次成为了她的救命恩人。在交谈中,徐女士得知唐克明这些年来一直都住在村里,默默关注着村里的变化。作为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他经常帮助邻里解决各种困难。不管是谁家需要帮忙,他都会第一时间赶到。他的善良和热心,让他成为了村里最受尊敬的人之一。这段跨越四分之一世纪的奇遇很快在村里传开。村民们自发组织了一个简单的表彰仪式,要给唐克明颁发"见义勇为好村民"的荣誉称号。面对乡亲们的称赞,唐克明始终保持着谦逊的态度。他说救人是每个人都应该做的事,不图回报,能救人一命就是最大的欣慰。这次重逢不仅让徐女士找到了25年前的救命恩人,更让她感受到了乡村中质朴真挚的人情味。那张泛黄的老照片,见证了两次跨越时空的救援,成为了连接两个不同时代的重要信物。它不仅记录了一段温暖的往事,更印证了人间自有真情在。这个不可思议的巧合,让原本普通的救援故事增添了几分传奇色彩。它告诉人们,善良的种子一旦播下,总会在未来的某个时刻开花结果。而唐克明的故事,也将继续在这个小山村里传颂,激励着更多人传递善意,延续温暖。
湖南又出人间惨剧,老板和女员工喝酒后发生关系,承诺负责,给了20万(10万彩礼

湖南又出人间惨剧,老板和女员工喝酒后发生关系,承诺负责,给了20万(10万彩礼

湖南又出人间惨剧,老板和女员工喝酒后发生关系,承诺负责,给了20万(10万彩礼+10万酒席钱),没想到婚礼前3天,女方出车祸死了,老板竟然打官司要回了钱。事情是这样的,女方陪老板应酬,一次喝多了两人发生了关系,之后老板表明态度要负责,于是给了20万(10万彩礼+10万酒席钱),谁知道,婚礼前3天,女方出了车祸死了,老板这边要求退钱,人家不同意,于是就把人家起诉了,没想到,法院居然支持他退钱。要知道,在法律上,未领证不算夫妻,所谓彩礼、酒席钱都是为了结婚,既然婚礼未成,那自然要把钱退回了。看了这个案例,不得不说,这大额的财物交易,可真不能模糊不清啊,不然吃亏的肯定是自己。你们说这笔钱该退吗?
#中国地大物博具象化了#【转发好消息!赞!#湖南发现4.9亿吨锂矿石#】#湖南一

#中国地大物博具象化了#【转发好消息!赞!#湖南发现4.9亿吨锂矿石#】#湖南一

#中国地大物博具象化了#【转发好消息!赞!#湖南发现4.9亿吨锂矿石#】#湖南一超大型锂矿伴生多种战略矿产#记者8日从湖南省自然资源厅获悉,通过创新地质找矿理论,经过长期勘探,湖南省郴州市临武县鸡脚山矿区已探获超大型蚀变花岗岩型锂矿床,共提交锂矿石量4.9亿吨,氧化锂资源量131万吨。同时,该超大型矿产伴生铷、钨、锡等多种战略矿产,所有资源均为新增资源量。(央视)
湖南湘潭,男子因小事跟母亲吵架,在妻子的怂恿下,给了母亲2万块钱写了协议,与母亲

湖南湘潭,男子因小事跟母亲吵架,在妻子的怂恿下,给了母亲2万块钱写了协议,与母亲

湖南湘潭,男子因小事跟母亲吵架,在妻子的怂恿下,给了母亲2万块钱写了协议,与母亲断绝关系,不相往来。母亲生病卧床3年,男子没管过一天,全部由哥哥照顾。结果没想到,母亲去世后,男子把哥哥告上法庭,要求平分母亲的丧葬费、抚恤金等共计12万。法院这样判!根据大参考7月6日的视频,这天法院接到了一个奇怪的诉讼,一男子把自己的双胞胎哥哥告上了法庭,要求平分已故母亲的12万元遗产。原来男子和哥哥是一对双胞胎,但是因为其父亲早逝,所以都是母亲将他们一手抚养,直到两人都毕业工作,结婚生子。但是几年前,母亲和男子因为一些家庭小事产生争吵,而男子在其伴侣的鼓动下,和母亲签署了一份协议,给了母亲2万元,用这些钱买断母子情谊,以后母亲的养老他不会再管。见男子如此绝情,男子的哥哥也将母亲带走,独自抚养,随着时间的推移,母亲逐渐患上了老年痴呆,尽管如此,小儿子也没有出现过。直到母亲去世,哥哥办理完一切丧葬事宜,母亲已经入土为安,男子却突然出现,开口就要平分遗产。哥哥十分气愤,表示十几二十年你对母亲都没有照顾过,甚至连葬礼也不参加,还有脸来要遗产,我是绝对不会给你的!男子一听也生气了,直接把哥哥告上了法庭。法院经过调查审理,最终判决男子有赡养能力,但是没有尽到赡养义务,所以不能继承其母亲的遗产,诉讼被驳回。事情一出,不少网友纷纷表示,赡养的时候不见人影,就算母亲再想念,也不出现,分遗产倒是跑得比谁都快!对于这件事,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分享聊聊!
湖南湘潭,男子因小事跟母亲吵架,在妻子的怂恿下,给了母亲2万块钱写了协议,与母亲

湖南湘潭,男子因小事跟母亲吵架,在妻子的怂恿下,给了母亲2万块钱写了协议,与母亲

湖南湘潭,男子因小事跟母亲吵架,在妻子的怂恿下,给了母亲2万块钱写了协议,与母亲断绝关系,不相往来。母亲生病卧床3年,男子没管过一天,全部由哥哥照顾。结果没想到,母亲去世后,男子把哥哥告上法庭,要求平分母亲的丧葬费、抚恤金等共计12万。法院这样判!咱们老百姓常说"养儿防老",可谁能想到,到头来却会闹出这么一出"儿子与母亲生死相断"的戏码,王大妈早年丧夫,含辛茹苦将一对双胞胎儿子拉扯大,不仅给他们盖了房,还帮他们成了家。本以为苦尽甘来,王大妈将毕生积蓄平分给两个儿子,并约定由哥俩轮流赡养。轮到小儿子朱某照顾时,只因一些家庭琐事,母子俩就起了争执。朱某的妻子嫌婆婆是个“累赘”,在旁煽风点火,怂恿丈夫干脆和母亲断绝关系,甩掉这个包袱。而朱某,竟也欣然同意。就这样,一纸所谓的“断绝母子关系协议”登场了。协议写得明明白白:朱某自愿退还母亲两万元,从此母亲的生老病死与他再无瓜葛,母子二人不相往来。协议甚至还有第三方见证,兄弟二人签字画押,似乎想让这份“绝情书”板上钉钉。协议签完,朱某果然说到做到,立刻对老母亲不闻不问,将所有责任都甩给了哥哥。在之后近十年的时间里,尤其是母亲生病卧床的整整三年,朱某从未露面。从2021年起,母亲患上老年痴呆,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他也没有尽过一丝一毫的赡养义务。甚至在2024年母亲去世后,哥哥朱晓晨找他商量后事,他竟冷冰冰地拿出那份协议,说:“钱早就退了,关系也断了,她的事别来找我!”哥哥说不用他出钱,只要人出面,免得街坊邻居笑话,朱某两口子也还是坚决拒绝。与朱某的绝情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哥哥朱晓晨。他毫无怨言地将母亲接回自己家,悉心照料。在母亲生病期间,哥哥一家承担了全部的日常照护和医药开销,还为母亲缴纳了养老保险。特别是在母亲患上老年痴呆后,哥哥一家更是付出了巨大的金钱、时间和精力,提供了24小时不间断的照护,直到母亲安详离世。所有的后事,也都是哥哥一人操办的。可谁知,母亲刚入土为安,一个消息让朱某那颗早已冰封的心,瞬间“复活”了。他无意中得知,母亲生前因土地被征收,留下大约19万元的补偿款,此外还有5万多元的抚恤金和丧葬费。这总计约24万元的遗产,让朱某当即红了眼。他马上找到哥哥,理直气壮地要求平分遗产,自己要拿12万,哥哥听闻此言,当场戳穿了弟弟的不孝行径,认为他既然签了协议,就没资格再谈遗产。兄弟俩激烈争吵,朱某见哥哥不肯让步,便一纸诉状将亲哥哥告上了法庭。法院拎得很清,之前这种断亲协议从根上就站不住脚。母子关系是基于血缘的,是天生的,不是一份合同想断就能断的。这种私下约定,严重违背了法律的强制性规定,更挑战了社会最基本的伦理道德,因此,这份协议自始无效。法院进一步查明,朱某虽然有继承人的身份,但他对母亲长达数年的遗弃行为是铁一般的事实。在母亲最需要照顾的时候,他有能力赡养却拒不履行义务,这种行为已经构成了法律意义上的“遗弃被继承人”,根据《民法典》,继承人有这种行为的,直接丧失继承权。反观哥哥朱晓晨,他对母亲尽了最主要的赡养义务。法律也明确规定,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的继承人,可以多分遗产;而有能力却不尽义务的,应当不分或者少分。情理和法理都一清二楚。最终,法院判决驳回了朱某的全部诉讼请求。母亲留下的所有遗产,都归哥哥朱晓晨一人所有。朱某不服上诉,二审法院维持了原判。这起官司的判决,远不止是分了一笔家产那么简单。它像一记响亮的耳光,打在那些妄图用小聪明挑战人伦纲常的人脸上。法律清清楚楚地告诉每一个人:赡养父母,不光是道德提倡,更是白纸黑字的法定义务。想只要权利不尽义务,门儿都没有。法律保护的是继承权,但绝不保护一个忘恩负义、不忠不孝之人的贪婪。信源:大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