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1949年,王震率十万大军进入新疆,却苦于没煤取暖,这时,李四光告诉他:“我有个

1949年,王震率十万大军进入新疆,却苦于没煤取暖,这时,李四光告诉他:“我有个学生,叫王恒升,找到他就能找到煤!” 新疆和平解放后,时任新疆军区司令员的王震,就带10万大军进入新疆。 进疆时,已是严冬,天气格外寒冷,而当时新疆的燃料极其匮乏,军民们被迫烧牛粪、野草甚至是房梁的木头取暖。由于天气太冷,取暖条件有限,那时经常出现人、牲口被冻死的情况。 王震目睹了此景,心急如焚。 王震立刻让人快马加鞭去找王恒升。这位地质专家正在南京工作,接到消息揣着地质锤和地图就上了火车,一路颠簸十几天才到乌鲁木齐。见面当天就带着八个战士进了山,饿了啃干馍,渴了喝雪水,晚上在山洞里借着篝火看地图。有次遇到沙尘暴,他把地图紧紧揣在怀里趴在骆驼背上,生怕丢了勘察标记。 转了十几天没找到像样的煤田,王恒升对着地图琢磨到半夜,想起当年考察时在乌鲁木齐东边见过煤层痕迹。第二天直奔六道湾,蹲下来敲开一块土疙瘩,指着黑色纹路说这里有大煤田。战士们挥着铁锹刨冻土,手上磨出血泡也不停歇,王恒升守在现场每天只睡四个小时。 挖了半个多月,黑亮的煤块终于被运出来。第一批煤送到营房时,火苗“噼里啪啦”跳起来,冻僵的手凑到火边,大家笑得合不拢嘴。后来知道,王恒升当时竟顶着“嫌疑”身份,是王震力排众议请他出山。 这堆“救命煤”不仅让十万大军过了冬,更撑起了新疆工业的家底。要是当时没人相信科学,要是埋没了有本事的人,边疆的冬天不知道要难成什么样。专业人才的价值,往往就在这种生死关头最亮眼。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