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放弃吧!“高速全面取消收费”根本没戏,免费只会更痛苦喊了N年的“高速通行免费”,

放弃吧!“高速全面取消收费”根本没戏,免费只会更痛苦

喊了N年的“高速通行免费”,这回终于有人听劝了。

日前,四川官宣“成绵高速、成都城北出口高速即将停止收费”,消息一出,舆论一片叫好。

坦白说,谁不爱免费呢?

但在知嘹汽车看来,“高速取消收费”这枚硬币远不止一面:它确实能造福广大中国车主,但也可能成为需要社会共同买单的巨额账单。

好话说在前头。

高速取消收费,大家追求“诗和远方”的成本可以大大降低,而省下来的这部分钱,是可以反哺到“柴米油盐”里的。

以日均车流量超42万辆的广州北环高速为例,取消收费后,对于每日往返广佛、广深的打工牛马来说,省下的不仅是过路费,更是时间成本和心理成本。城市与城市的边界变得模糊了,跨城通勤、周末消费的心理距离被无限拉近,直接提升了该地区城市圈内居民的出行幸福感。

往大了说,高速取消收费后,整个社会的物流成本也会降低,比如货运车辆的运输成本。跟着,消费端的商品自然更有价格竞争力。深圳在2014年以27亿元“赎回”梅观高速,就是典型案例,一条路的“免费”最终撬动了整个片区的“增值”。

所谓“要想富,先修路”,老祖宗早就对这句口号有深刻理解。

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取消高速通行费势必会带来一个根本性问题:谁来为公路的“生命”买单?

经济学有个概念叫“公地悲剧”,意思是公共资源因其产权缺位和非排他性,容易被过度使用而耗尽。免费的高速公路,确实有可能上演这样的剧情。

我们做个简单推演:高速公路免费后,迎接我们的是什么?大概率是水泄不通的拥堵,因为它会吸引大量原本不会选择它的车流,比如对时间不敏感的短途货运、比如只是想抄个近路的本地车辆。

结果就是,高速公路不再高速,然后变成一条没有红绿灯的巨型停车场。

到那个时候,真正需要长途高效通行的车主,要用加倍的成本偿还省下来的过路费。

更重要的还在后头。

众所周知,高速公路是需要养护的,沥青路面、反光标、道路维护工人……这一切都需要钱,以前我们国家实行的是“贷款修路,收费还贷”,如今通行费没了,谁来支付这笔养护费?

当前我们面临的现实是:一方面新能源车大行其道,不断薅与燃油车深度绑定的养护税费的羊毛;另一方面,舆论又非常热衷于关掉高速公路的“生命”补给。

既要又要,此刻体现得淋漓尽致。

我们不能天真地以为,省下口袋里的几十块钱就能换来一劳永逸的坦途,恰恰相反,一个缺乏稳定资金来源的公路系统,其路况和服务品质的滑坡几乎是注定的。

今天省下的一杯咖啡钱,明天可能就要用一条轮胎来偿还。

聊到这里,你可能已经发现“高速该不该免费”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它在诱导我们进行非黑即白的选择,但其实未来的公路治理完全可以更多元。

比如“分级管理”,对于那些深度融入城市血脉且承担巨大通勤压力的路段,可以考虑将公益属性置于首位,还路于民;而那些连接经济腹地、车流并不饱和的长途干线,应该保留合理的收费,用以反哺养护,这是更务实的选择。

再比如“智能定价”,借助ETC、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来建立一个更合理的收费策略:节假日高峰期适当提高价格,利用价格杠杆疏导流量;平时则可以给予大幅折扣甚至免费,提高道路使用率。

简而言之,“要么全免,要么全收”的粗放思维并不是好的解题思路,情绪化站队,千万要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