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爽以新身份主持大局,120国在联大力挺中方,美成“孤家寡人” 在第79届联合国大会上,中国主推的 “联合国与上合组织合作决议”,有近40个国家一起站出来力挺中方并共提了提案,最后这份决议以120票赞成高票数获得通过。 这份决议之所以能获得如此广泛支持,关键在于它关注了发展中国家的实际需求。决议明确写明要对发展中国家进行资源倾斜,让像委内瑞拉这样的国家感觉自己的诉求得到了积极响应。 一向在联合国拉着盟友“抱团”的美国,这次却活脱脱成了“孤家寡人”。美国不仅拒绝参与决议草案磋商,还对上海合作组织及其成员国进行无端指责和污蔑抹黑。 美国代表在发言中将上合组织污蔑为“小圈子”,质疑其合作会“破坏地区稳定”。但这些说法明显站不住脚——美国自己主导的“五眼联盟”和持续东扩的北约才是典型的排他性军事同盟。 更令人惊讶的是,美国不仅反对这项决议,还对联合国同东盟、非盟、各国议会联盟、独联体等国际组织合作的7份联大决议均投下反对票。 这种逢区域合作必反的立场,让美国彻底沦为“国际孤儿”。 推动这次决议落地的关键人物是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临时代办耿爽大使。他以新身份代表中国在联合国主持工作,提出的决议草案顺利获得通过。 耿爽的工作方法很值得称道。 他没有一开始就把完整方案拿出来,而是先找不同国家的代表沟通,听取各方意见。这种“先听诉求、再改方案”的做法让许多国家感觉自己的关切得到了重视,自然更愿意支持决议。 当美国代表对上海合作组织进行无端指责时,耿爽当场行使答辩权,一针见血地指出:“这样的美国不受欢迎”。这句话直接戳中了美国的痛点,揭露了美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孤立处境。 这份决议能够获得如此广泛的支持,根本原因在于它代表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心声。当今世界面临诸多挑战,各国都期待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 中国在决议中提出的全球治理倡议,用不到40个字就从五个方面清晰指出了未来全球治理的方向:奉行主权平等;遵守国际法治;践行多边主义;倡导以人为本;注重行动导向。 这种务实风格与美国常提的那些只谈“民主人权”却缺乏具体方案的提案形成鲜明对比。 上海合作组织自成立以来,始终恪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奉行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的原则。 上合组织致力于推动睦邻友好、打击恐怖主义、加强互联互通、深化文明互鉴,为世界注入更多稳定性和正能量。 这次联大投票结果反映了国际格局的深刻变化。120票对27票的悬殊比例表明,世界上超过三分之二的国家支持中国提出的这项决议。 这些支持的国家来自亚非拉广大发展中国家,代表了全球大多数人口。即使是意大利、日本等美国传统盟友,这次也只能选择弃权,没有跟着美国投反对票。美国一家独大、说了算的时代正在成为历史。 中国坚持的多边主义理念正在获得国际社会越来越广泛的认同。中国主张的国际关系民主化,让中小国家有机会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这自然得到了这些国家的支持。 投票结果公布后,联合国大会现场许多国家代表纷纷走向中国代表团表示祝贺。 美国不是反对决议那么简单,它对联合国同东盟、非盟、欧洲委员会等七大国际组织合作的决议一律投下反对票,已经成了“专业反对票”投手。 国际格局正在改变,美国一家独大、说了算的时代正在成为历史。 120票对27票的悬殊比分告诉世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参考资料:第79届联大高票通过 “联合国同上海合作组织的合作”决议——腾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