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与中国闹翻4年后,如今终于承认做错了!当初美台说好5年内建成五座芯片工厂,要创造数万个高薪岗位,不光他信,就连老百姓都翘首以盼,甚至当地媒体都天天吹 “这是立陶宛的黄金机遇”。可谁能想到,这饼画得越大,最后摔得越惨。 转头中国的反制就来了,不光外交降级,市场的反应更是直接得让立陶宛疼到骨子里。之前立陶宛的乳制品在中国卖得火,结果半年内出口额暴跌 85%,仓库里堆的牛奶都快过期了,厂家只能低价卖给非洲,赔得底朝天。 更惨的是木材行业,之前立陶宛高端木材占中国 12% 的市场,家具厂都抢着要,现在只能转去土耳其,原本卖 100 欧元一方的木材,人家只给 50 欧元,老板们天天愁得睡不着。 还有个更要命的 — 中欧班列。2020 年的时候,这条线给立陶宛带来的物流收入,占了它服务业 GDP 的 7.3%,当地火车站天天忙得不行,装卸工都能拿高工资。 可自从跟中国闹僵,中欧班列直接改道波兰、匈牙利,立陶宛的火车站一下子冷清下来,不少装卸工只能去打零工。 更别提立陶宛的电子元件行业了,之前靠给中国企业供小零件,一年能赚好几亿欧元,后来订单全没了,工厂裁员的裁员、停产的停产,工人上街抗议都没用。 再看美台当初吹的 “芯片牛皮”,现在全成了笑话。 台湾一开始说投 650 万欧元建半导体园区,懂行的人一看就乐了 — 这点钱连条芯片测试线都建不起来,顶多够买几台二手设备。后来台湾又改口,说加钱到 1400 万,可转头就提条件:“你们得自己建 200 兆瓦的供电设施。” 立陶宛全国工业用电总容量才 63 兆瓦,要达标得新建两座火电站,至少等三年! 更坑的是,2023 年台湾工研院跟立陶宛签合作协议时,偷偷把竣工时间改到了 2032 年 — 比当初承诺的 “五年内” 晚了整整七年,这哪是合作,简直是忽悠。 更气人的是,台湾自己都没把立陶宛当回事。那时候台积电正忙着给苹果、高通供货,70% 的产能都占满了,哪有功夫管远在欧洲的小项目? 所谓的 “技术支援”,最后就派来 3 个工程师,给立陶宛人上了堂 “芯片入门课”,连台像样的设备都没带。 后来更过分,台湾有家企业原本跟立陶宛谈好合作建芯片测试厂,结果 2023 年底直接撤资,留下一堆烂摊子,立陶宛企业找上门要说法,对方连邮件都不回。 更惨的是,立陶宛想找欧盟帮忙,结果被泼了一盆冷水。 当初它要设 “台湾代表处”,欧盟里多数国家就不乐意:匈牙利总理直接在会议上骂 “这是拿欧盟利益换美国开心”,德国经济部长也警告 “别影响中欧经贸谈判”。 后来立陶宛对华贸易崩了,求欧盟启动 “争端解决机制”,还想拿点补贴,结果欧盟委员会直接回了句 “自己搞出来的事自己解决”,连支持票都凑不够,立陶宛只能自己咽苦果。 2024 年底的议会选举,成了转折点。中左翼社会民主党喊着 “先让肚子饱,再谈外交好” 的口号,一下子赢得了多数席位,之前的右翼政府只能灰溜溜下台。 新总理帕卢茨卡斯一上台,就当着全国人的面戳破了前任的谎言:“什么芯片工厂、高薪岗位,全是把老百姓当实验品!我们跟美台合作,没拿到一分钱好处,反而亏光了家底。 更让立陶宛心凉的是美国的态度。2024 年特朗普重返白宫后,对欧洲的 “保护” 说缩就缩,不仅砍了对乌克兰的援助,还让欧盟国家多交军费养美军。 立陶宛每年要花 GDP 的 2% 供美军驻军,真到自己需要帮忙时,美国却躲得远远的 —2025 年初,立陶宛求美国帮忙解决能源问题,美国官员只说了句 “你们自己跟欧盟商量”,连个解决方案都没给。 现在立陶宛急着找中国修复关系,动作比谁都快:不仅承诺关闭所谓 “台湾代表处”,还偷偷派经贸代表团去上海参加展会,怕美国知道还特意低调行事。 他们还主动提出要参与中国 — 中东欧的物流项目,想重新接上中欧班列,毕竟这条线之前给他们带来过真金白银。 可有些代价已经挽不回了:2021 到 2024 年,立陶宛对华贸易亏了 32 亿欧元,1.2 万个高端岗位没了,60% 的从业者都跑到德国、荷兰打工,想招回来难如登天;不少中小企业倒闭,街上的空置店铺比以前多了一倍。 现在立陶宛提起这四年,都满是后悔,想回头,可这条路,早就不好走了。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