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天地,一栋楼。
你敢信吗?几年前,一家挺牛的资产管理公司,花了7.8个亿买进来,风风光光地改造。
现在,5.2个亿,卖了。
接盘的,是浙江一家民企。
里外里,不算装修钱,卖家先亏掉2.6个亿。
这事儿要是单拎出来,也就是个商业新闻。但有意思的是,这根本不是个例。
今年上半年,上海那些核心地段的好楼,写字楼,只要一打折,背后总有浙江老板的身影。
静安区的地标,浙江老板收了。
破产的工业园,浙江老板收了。
就连之前闹得沸沸扬扬的,贝莱德“断供”的那个楼,最后也是被浙江的资本给“捡漏”了。
打骨折,拦腰斩,他们眼睛都不眨一下。
说白了,前几年那些玩金融杠杆、讲PPT故事的外资基金、大机构,现在现金流一紧,都急着离场,哪怕是割肉。
而浙江这帮老板,手里攥着大把做实业赚来的现金,正站在牌桌边上,冷静地等着收筹码。
最绝的是什么?
之前把楼卖给浙江老板的外资巨头,一扭头,成立了个30亿的基金,反过来拉着这位浙江老板,说:大哥,带我一个,咱们一起去抄底吧。
你看,风向变得有多快。
以前我们觉得人家是“热钱”,是“聪明钱”。
现在才发现,当潮水退去,那些真正有定力、有耐心、在经济周期底部敢于下重注的,往往是我们身边那些不声不响的自己人。
牌桌上,换人了。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