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徐德智是个人才,联合国为日本广岛核爆致词,结果中国记者徐德智提出“夺命两连问”:谁炸的日本?为什么炸日本?秘书长一脸尴尬,根本说不出话! 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在广岛和长崎扔下两颗原子弹,代号“小男孩”和“胖子”,爆炸当场造成广岛约14万人、长崎约7.4万人死亡或失踪。 核武器的破坏力确实恐怖,可如果只悼念受害者,不追问悲剧的根源,就等于在历史面前闭眼装瞎。 日本在二战可不是啥无辜的“受害者”,从1931年侵占中国东北开始,日本军国主义的扩张就没停过,南京大屠杀杀了30万中国平民和战俘。 731部队搞细菌实验、强征“慰安妇”、虐待战俘,这些罪行罄竹难书整个亚洲被日本侵略得满目疮痍,数千万人因此丧生或受苦。 这些事实不是几句悼念核爆受害者的话就能抹掉的,联合国作为国际组织,本该在纪念广岛时,把日本的侵略历史和核爆的因果讲清楚,而不是一味顺着日本的“受害者”调子走。 徐德智的两个问题简单直接,却戳中了要害,谁炸了日本?答案是美国。 1945年,日本拒绝无条件投降,美国为了加速战争结束,扔了原子弹,广岛和长崎的轰炸,直接逼得日本8月15日宣布投降。 这背后美国还有自己的算盘:展示核武器的威力,向苏联亮肌肉巩固战后霸权,为啥炸日本?日本的侵略是导火索,从珍珠港偷袭把美国拖进战争,到太平洋战场的顽强抵抗,日本让盟军损失惨重。 到了1945年,日本虽已撑不住,但军方还想全民“玉碎”作战,美国认为,扔原子弹能避免更大规模的地面战,减少盟军伤亡可平民的大规模伤亡,真能用“军事需要”完全解释吗?这个问题至今争议不断。 徐德智的提问其实在提醒大家:历史不能只看一半,广岛和长崎的悲剧值得悼念,但日本的战争罪责同样不能忘。 如果只强调核爆的惨痛,忽略日本的侵略行径,就等于变相给军国主义洗白,这种“受害者叙事”,不仅是对历史真相的背叛,也伤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情感。 联合国的表现让人失望,秘书长的演讲只谈核武器的危害,回避日本的侵略历史,像是刻意保持“中立”,可这种“中立”,实际上在迎合日本的官方叙事。 日本政府一直想把广岛、长崎塑造成“和平象征”淡化自己的罪责,甚至有官员否认侵略历史,硬说二战给亚洲带来“繁荣”。 这种历史修正主义,早让亚洲邻国愤怒,联合国本该站出来,公正地看待历史,既悼念核爆中的平民,也谴责日本的战争罪行,演讲更像是“政治正确”的套话,没能为受害国的声音撑腰。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