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24小时行驶5479公里,7天13小时24分钟连续行驶4万多公里。被奔驰AMG

24小时行驶5479公里,7天13小时24分钟连续行驶4万多公里。

被奔驰AMG GT XX的连续测试成绩惊呆了

重点1:持续极速超过300kph

重点2:平均充电功率850kw

持续极速最大的贡献来自于奔驰早前收购的YASA电机公司,这家公司专注于轴向磁通电机。

图1是本次挑战中使用的电机

图2是YASA官网提供的轴向磁通电机拆解图,未必于本次挑战同一型号,仅供参考

图3是本次挑战中AMG GT XX 后轴电驱总成,可以看到体积非常小巧,对比图4的小米SU7 ultra后驱动桥就能看出区别了。

图5是两台YASA电机、两套功率电子、两套行星齿轮组减速器、壳体的分解图,这些部件组装成AMG XX 的后驱动单元。

图6是YASA电机的定子绕组,这种绕组的制造工艺还是比较复杂的,尤其是大批量制造经验的缺乏。图7是绕组、铁芯成型。

图8可以看到两种电机得永磁体的方向区别明显。

平均充电速度超过850kw,来自两方面,一是电芯方面的突破,二是液冷能力的突破。

大概率使用了88NCMA正极材料,可能还会有先进纳米材料包覆技术应用,获得高能量密度,高放电倍率。其中的AL元素掺入量为3%,铝元素的掺入能显著提高原本三元层状结构的结构稳定性、热稳定性和循环寿命。所以新电池能获得持久超快充电能力。

当下散热能力最强的方案-浸没式散热,把所有电芯都浸没在冷却油中。电芯与冷却油直接接触,没有中间换热,接触面更大。难点在于整个系统的密封、绝缘。

而且AMG为了极致的散热能力,开发了独有的细长条圆柱电池,越粗的电芯散热会越慢,电芯中间的温度在极限负载下会更高,从图9的图中可以看出来。

我通过CAD测量了电芯的直径-高度比,约为34:116。

AMG GT XX 这次突破记录,本质上是电驱、电池、车身全面采用当下最顶级的技术方案,有些技术甚至暂时还无法普及到民用车上,但有了样板,我想技术普及会更快。

小米小鹏24小时3944公里和蔚来98小时1万公里哪个难奔驰amggtxx概念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