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1983年,美国买了新疆几千头骡子,又买了10亿美元的中国武器,这些骡子沿着唐僧

1983年,美国买了新疆几千头骡子,又买了10亿美元的中国武器,这些骡子沿着唐僧取经的路线走,除了将武器送到阿富汗塔利班的手中,中国人还赠送了打游击战的经验,让苏联部队吃尽了苦头。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83年春天,新疆的草原上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几个穿着普通衣服的外国人,拎着装满美元的皮箱,在当地牧民的陪同下挑选骡子。   这些人不是来买几头牲口回家干活的,他们是美国中情局的特工,正在执行一项改变世界格局的秘密任务。   这笔交易的规模让人咋舌,美国人不仅要买走几千头精挑细选的骡子,还下了一张价值10亿美元的军火订单。   在那个年代,10亿美元对中国来说是个天文数字,足够买下半个军工厂的产量,可美国人为什么要跑到新疆来买骡子?这得从千里之外的阿富汗说起。   苏联坦克开进阿富汗的轰鸣声,吵醒了华盛顿的决策者们,他们意识到这是拖垮苏联的绝佳机会,可问题是怎么把武器送到阿富汗游击队手里。   直接空投太显眼,走巴基斯坦的公路又容易被苏联侦察机发现,这时候有人想起了古老的丝绸之路,想起了当年玄奘取经走过的瓦罕走廊。   瓦罕走廊是一条神奇的地带,像一根细细的手指伸进帕米尔高原,连接着中国、巴基斯坦和阿富汗。   这条狭窄的通道两边都是五六千米高的雪峰,中间是一条蜿蜒的山谷,汽车上不去,直升机飞不过,只有脚踏实地的牲口能够通行。   新疆的骡子成了最佳选择,这些在天山脚下长大的家伙,从小就习惯了高海拔和严寒。   它们能背负150公斤重的货物,在冰天雪地里走上几十公里不喘粗气,更重要的是,骡子不需要汽油,只要有草料就能工作,在山区比任何机械都可靠。   中国答应这笔交易有自己的考虑,苏联一直是北方的威胁,两国在边境摩擦不断,能让苏联在阿富汗深陷泥潭,对中国也有好处。   而且美国要的武器正好是中国的拿手货,56式冲锋枪、107毫米火箭炮、69式火箭筒,这些装备虽然谈不上先进,却特别适合打游击战。   中国武器的最大优点就是皮实,56式冲锋枪掉到沙坑里捞起来擦擦还能用,107毫米火箭炮可以拆成三件让一个人背着走,69式火箭筒更是简单得连小孩都会操作。   对于文化程度不高的阿富汗农民来说,这些武器比精密的美制装备更实用,更有价值的是中国人带去的经验。   那些曾经在抗日战场上摸爬滚打的老兵,把游击战的精髓传授给了阿富汗人,怎么挖地道、怎么埋地雷、怎么打了就跑、怎么化整为零,这些在中国山区验证过的战术,在阿富汗的崇山峻岭中重新焕发了生机。   骡队的征程充满了险象环生,从新疆出发,这些骡子要翻越天山,穿过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边缘,然后沿着古老的商队路线进入帕米尔高原。   路上不仅要面对零下三四十度的严寒,还要提防雪崩和高原反应,好在新疆的骡子体格强健,加上柯尔克孜族向导的精心照料,大部分都平安到达了目的地。   这些骡子背上驮着的不仅仅是武器弹药,还有改变战争走向的希望,每头骡子都被装上了特制的驮鞍,暗格里藏着拆开的枪支和弹药,从外面看就像是普通的商队,实际上却是一支移动的军火库。   苏联军队很快就尝到了这些中国武器的厉害,69式火箭筒能够轻松击穿苏联坦克的装甲,107毫米火箭炮的密集火力让苏军阵地变成了火海。   更让苏军头疼的是,打完一轮攻击后,游击队员扛着武器就消失在山沟里,等苏军派兵搜索时,人早就跑得没影了。   苏联人也想过对付这些骡队,他们派出直升机专门猎杀运输骡子,看到骡队就开火,可阿富汗的山太多了,骡子又善于走小路,而且当地牧民都帮着游击队,苏军的空中优势在这里发挥不了多大作用。   十年下来,苏联在阿富汗的损失惨重,15万大军深陷泥潭,6万人死伤,经济损失更是天文数字,这场战争成了压垮苏联的最后一根稻草,没过几年,这个超级大国就轰然倒塌了。   讽刺的是,二十年后美国自己也尝到了阿富汗的苦头,2001年美军进入阿富汗后发现,在那些崎岖的山地里,最可靠的运输工具还是骡子。   美国大兵戏称骡子为"阿富汗的直升机",因为这些四条腿的家伙比真正的直升机还管用。   当美军也需要骡子的时候,他们想起了新疆,可这一次,中国的回答是"爱莫能助",历史就是这样充满了戏剧性,昨天的盟友可能是今天的对手,而阿富汗这块土地,依旧在见证着一个又一个大国的兴衰。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源:环球网——劳木:阿富汗被称为“帝国坟场“,毛驴功不可没! 新京报——美军撤离,再次印证了阿富汗是“帝国坟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