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1938年,钱大钧黑着脸走进军统湖北站,当着众特务的面,一枪击毙了特务处长杨若琛

1938年,钱大钧黑着脸走进军统湖北站,当着众特务的面,一枪击毙了特务处长杨若琛,道:“谁再敢告黑状,这就是他的下场!”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38年,武汉的夏日酷热难耐,军统湖北站的办公室里却突然传来一声枪响,特务处长杨若琛应声倒地,血迅速浸染了脚下的青砖地面。   钱大钧握着还在冒烟的手枪,环视着在场的所有特务,冷冷说道:"谁再敢告黑状,这就是他的下场!"   这一枪的威力远超子弹本身,整个军统系统都被这突如其来的杀戮震撼了,要知道,敢在军统的地盘上公然杀死特务头目的人,放眼整个国民党内部都屈指可数。   钱大钧用这种最直接最暴烈的方式,向所有人宣告了一个事实:他不是任人揉捏的软柿子。   事情的起因要从武汉空中保卫战说起,当时钱大钧担任航空委员会主任,正指挥中国空军与日军激战。   4月29日那场空战堪称经典,面对日军39架战机的轮番攻击,中国空军在钱大钧的指挥下打出了21比9的惊人战损比,这样的成绩在当时装备悬殊的情况下,简直是奇迹。   钱大钧还有个习惯,每次出战前都让飞行员在武汉上空盘旋几圈,让地面的老百姓都能看见。   他的想法很朴素:让民众看到自己的飞机还在天上飞,就能给大家打气鼓劲,这种做法在军事上或许不够严谨,但对于提振民心士气却有着重要意义。   军统湖北站的人却不这么看,他们认为在战况紧急的时候让飞机盘旋是在浪费宝贵时间,增加飞行员风险,属于指挥失误。   这个观点很快被添油加醋,传到了特务处长杨若琛耳中,杨若琛二话不说,直接给重庆发了密电,状告钱大钧作战不力,贻误战机。   蒋介石收到报告后并没有立即反应,他对钱大钧的能力和忠诚心里有数,对武汉空战的胜利结果也很清楚,所以并没有把军统的告状当回事。   可钱大钧听说这件事后,心中的怒火瞬间被点燃,这不是他第一次被军统暗中捅刀子了。   真正的仇恨要追溯到两年前的西安事变,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兵谏,蒋介石被扣押。   钱大钧作为侍卫长,听到枪声后立即带人冲出去保护蒋介石,结果胸口中弹,差点丢了性命,按说这是货真价实的忠勇表现,理应受到嘉奖。   可戴笠却在蒋介石面前另有一番说辞,他暗示钱大钧之前轻信张学良,把蒋介石的专列交给了东北军,导致蒋介石后路被断,话里话外都在质疑钱大钧的忠诚度,甚至暗示他可能与东北军有某种默契。   这种指控对钱大钧来说简直是奇耻大辱,他拼了命保护蒋介石,醒来后还要被人质疑忠诚。   情急之下,钱大钧当着众人的面撕开上衣,露出还在渗血的伤口,这无声的证据胜过千言万语,蒋介石当场被感动,相信了钱大钧的清白。   虽说洗清了嫌疑,但钱大钧还是被调离了侍卫长职务,改任航空委员会主任,表面上看是平调,实际上却是明升暗降,更重要的是,这件事在钱大钧心中种下了对军统深深的怨恨种子。   现在杨若琛又来告状,新仇旧恨一起涌上心头,钱大钧意识到,和这帮特务讲道理根本没用,他们专门干背后捅刀子的勾当,想要震慑这群人,唯一的办法就是用更狠的手段。   于是钱大钧带着几个心腹,大摇大摆地走进了军统湖北站,特务们看到他怒气冲冲的样子,都不敢上前阻拦。   钱大钧找到杨若琛,二话不说直接开枪,这一枪不仅结束了杨若琛的生命,更是给整个军统系统一个血淋淋的警告。   这件事最妙的地方在于戴笠的反应,按理说手下被人打死了,他应该暴跳如雷才对,可戴笠却出奇地冷静,甚至可以说有点怂了,他没有公开报复,而是把这事儿按内部矛盾给压了下去。   戴笠是聪明人,他清楚杨若琛造假告状在先,理亏的是自己这边,更重要的是,他掂量出了钱大钧背后的分量。   钱大钧是黄埔军校的老教官,在军队系统里门生故旧遍布,代表的是整个军方势力,为了一个杨若琛跟军方撕破脸,军统的日子也不好过。   蒋介石对这事儿也没什么大反应,这其实体现了他的平衡术,他乐于看到军方和特务系统相互制衡,谁也别想一家独大,钱大钧敢开这一枪,正是算准了老蒋不会为了一个特务而寒了军心。   这一枪的震慑效果立竿见影,从此以后,军统内部再没人敢轻易招惹钱大钧,1944年,蒋介石甚至让钱大钧出任军统局长,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讽刺,钱大钧一直痛恨军统,最后却成了这个机构名义上的老大。   1946年戴笠飞机失事身亡,这场延续多年的恩怨才算彻底了结,钱大钧后来跟着蒋介石去了台湾,逐渐被边缘化,最终在1982年病逝。   那些曾经的杀伐决断和血海深仇,都成了历史长河中的一朵浪花,留给后人无尽的感慨。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源:中国军网——武汉保卫战中的中国空军 人民网——抗战史上今天:1938年4月29日武汉空战爆发 民革武汉市委员会——不能忘却的纪念——回忆武汉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