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1949年青岛深夜,地下党员吴荣森盯着电台旋钮发抖,一旦按下发送键,30秒内特务

1949年青岛深夜,地下党员吴荣森盯着电台旋钮发抖,一旦按下发送键,30秒内特务就能循着电波逮住他。可桌案上那份标着"绝密"的情报,正关系着十万大军的生死! 1947年底的青岛港,日本赔偿的“接字30舰”锈迹斑斑地泊在码头,25岁的吴荣森穿着国民党海军制服,手指却悄悄摩挲着口袋里的加密纸条,组织传来死命令:必须搞到海军密码本。 这艘破船的电台早成了摆设,别说密码本,连开机钥匙都由舰长锁在铁盒里。吴荣森向上级叫苦,地下党立刻启动“晋升计划”。 他揣着一根金条找到人事参谋谢某家,正撞见谢太太对着橱窗里的金手镯叹气。 “这点心意给嫂子添福。”一对沉甸甸的金镯子送出当晚,谢参谋突然“欣赏”起吴荣森的“忠勇”。三个月后,他戴着中尉军衔调任“潮安舰”电讯官,办公桌抽屉里,终于摆上了那本烫金封面的《海军密电码》。 密码本到手的那个中秋夜,吴荣森把自己反锁在舱房,钢笔尖划过草纸,将“海鲨”“飞鱼”等代号译成数字,再把纸片塞进祭祖用的黄纸捆,这是地下党联络员吕秀成的“道具”。 “这么多黄纸?”检查站士兵的刺刀挑开纸捆,吕秀成额头冒汗,却故意把孝布扯得更紧:“俺爹走得急,家里等着做法事......” 士兵骂骂咧咧放行时,谁也没发现,那些画着符咒的黄纸夹层里,藏着国民党海军所有舰只的通讯密钥。 后来吕秀成总说,那天热得像蒸笼,可他后背的冷汗比海水还凉,要是刺刀再深半寸,整个青岛地下党网络都会被连根拔起。 1949年5月的警报声撕碎了青岛的宁静,吴荣森刚把电台藏进衣柜暗格,就收到鸡毛信:“敌拟3日内从大港撤退,携重要军火!” 他猛地掀开地板,这部用军舰零件组装的电台,是唯一能把消息传给城外解放军的希望。 “嘀嘀嗒嗒”的电波刚响起,窗外突然射进探照灯的光柱。巡逻车的马达声由远及近,吴荣森死死按住发报键,手指在电键上翻飞如舞。 3分钟后,当最后一组密码“撤退路线:小港码头”发完,他听见楼下传来砸门声。 “人呢?”特务踹开房门时,只看到敞开的后窗。吴荣森顺着排水管滑到巷底,探照灯光束扫过他头顶的瞬间,他一头扎进臭水沟,任凭油污盖住军装,这是他早就备好的“逃生路线”。 2019年,青岛市档案馆公开的《军事机密档案》里,泛黄的电报纸上还留着吴荣森的指痕。 根据这份情报,解放军连夜调整部署,在小港码头截获国民党撤退的3船军火,原本预计一周的攻城战,最终以兵不血刃结束。 而那位被策反的机要秘书刘国华,带着密码本起义后,在回忆录里写道:“吴荣森把枪拍在桌上时,我看见他袖口磨出了洞——原来信仰真的能让人忘记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