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标签: 河南

河南,一对夫妻生了3男1女,夫妻俩不喜欢老大,分财产时没给他一分,老大心寒,和父

河南,一对夫妻生了3男1女,夫妻俩不喜欢老大,分财产时没给他一分,老大心寒,和父

河南,一对夫妻生了3男1女,夫妻俩不喜欢老大,分财产时没给他一分,老大心寒,和父母签了断亲协议,协议上注明,老大不再赡养老人,老人生养死葬,都由老二和老三负责承担,万万没有想到,夫妻俩老了,没了收入,谁都不管,夫妻告到法院,要求4个儿女,每人支付赡养费1000元,法院的判决令人意外!孔某和韩某结婚,婚后生了三男一女,可夫妻俩偏心,不喜欢大儿子,只有老二老三和小女儿,才是他们的心肝宝贝。老大孔某甲心里委屈,他默默流泪,他是家中老大,可是父母始终不待见他。孔某甲想起来从前,他刚懂事,就帮父母干活,他记忆中很小的时候,就一边干活,一边背着弟弟妹妹。可尽管如此,父母还是不喜欢他,父母把更多的温暖,给了老二孔某乙,老三孔某丙。孔某甲时常怀疑,他不是亲生,为何父母对他如此冷漠,视他为眼中钉,肉中刺,不是吵就是打,弟弟们犯错,受罚的也是他!孔某甲默默忍受,他年纪太小,没有办法,随着时间的推移,四个孩子慢慢长大。四兄妹长大之后,各自成家,尽管如此,父母还是不喜欢孔某甲。父母奋斗了一生,攒下了一些家产,2024年2月,他们把家里财产做了分配。老二老三分走大头,小妹已经出嫁,也给她留了一份,老大孔某甲一分没有。孔某甲忍无可忍,一气之下,决定和父母断绝关系。他气的不是那份财产,他已经长大,自己另立了门户,他勤劳能干,自己也能挣能花。他心里气不过的是,凭啥从小到大,自己都是那个不被疼惜的孩子?为啥自己付出的最多,得到的最少,同样是父母的孩子,爹不亲,娘不爱,自己的出生,难道就是天生牛马?于是,孔某甲提出,既然你们分家,没我一分,那么,我和你们断亲,这样总该行吧?你们不待见我,以后咱断绝来往,眼不见,心不烦,你们以后就和老二老三过日子吧。夫妻俩看他生气,也不理会,叫来老二老三,和孔某甲签下断亲协议。协议上约定:老大孔某甲与父母断绝关系,不再赡养老人,二老生前及过世后的一切费用,与孔某甲无关,由孔某乙和孔某丙负责照顾和办理。协议签好,各自签上名字,摁上手印,各留一份,留作证据。从此后父母离亲,兄弟反目,孔某甲可算是清净了,他从此心无旁骛,一心一意,经营自己的家庭。可孔某韩某夫妇,自从把家产分完之后,本以为可以受到老二和老三的精心照顾。刚开始一阵,弟兄俩还装一装样子,各家轮流,照顾孔某夫妇。谁知几个月过去,孔某乙孔某丙就开始烦闷,父母老了,没了收入,到谁家里,就是白吃白住。他们年老力衰,已经干不动活,需要有人给他们洗洗涮涮,每天做饭,送到跟前。时间一长,俩弟兄开始推诿,你推给我,我推给你,最后谁都不管,只有小女儿偶尔回来看看。可女儿已经出嫁,女婿也有意见,你俩哥拿了大头,赡养老人,是他们的责任。这下夫妻俩傻眼了,财产房子全都分完,他们手无分文,年老体衰,想出去干活,也没了能力。就连院子里那片菜地,都已经无力耕种,夫妻俩守着老屋,又气又恨。俩人一合计,不能放过这四个子女,他们一纸诉状告到法院,要求四个孩子,没月各自支付他们1000元赡养费。孔某甲收到传票,立时惊呆,他拿出协议,让法官看,我和他们已经断亲,抚养费我不该出,法官看完之后,这协议无效!你有无分到财产是另外一回事,养父母是法律定的,父母养大你,父母老了,你必需赡养父母!那么,这件事在法律上是怎么认定的呢?《民法典》第1067条规定: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义务。《民法典》第153条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孔某甲与父母签订的“断亲协议”约定免除赡养义务,但赡养父母是成年子女的法定义务,不能通过协议随意免除,法院认定该协议无效。《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19条规定:赡养人不得以放弃继承权或者其他理由,拒绝履行赡养义务。孔某甲虽未分得财产,但赡养义务是法定义务,独立于财产继承权。父母对财产的分配属于民事权利的行使,不影响子女的赡养责任。《民法典》第1067条第2款规定: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尽管父母与孔某甲签订协议,但赡养义务的履行对象是全体子女,不能仅由老二、老三单独承担。因此,法院判决,支持孔某韩某夫妻俩的要求,四个子女每人每月各自支付父母1000元赡养费。对此,你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关注@王哥说法#头号创作者激励计划#

【#车辆为躲横穿高速老人撞上护栏#车主:庆幸我命大】近日,河南。一名网友发布视

【#车辆为躲横穿高速老人撞上护栏#车主:庆幸我命大】近日,河南。一名网友发布视频称,在高速正常行驶,突遇老人横穿马路,“他甚至不看车,跟自己家客厅一样”,该网友随后紧急刹车急打方向后,车辆失控,先撞到右边栏杆,又漂移撞到左边护栏,“高速上有个人,我很不理解。我庆幸我命大,这是高速,不是马路。”网友纷纷评论:太吓人了!@纵览新闻
“离了个大谱!”河南原阳,一位退休教师在家闲来无事,迷上了研究《易经》,结果他给

“离了个大谱!”河南原阳,一位退休教师在家闲来无事,迷上了研究《易经》,结果他给

“离了个大谱!”河南原阳,一位退休教师在家闲来无事,迷上了研究《易经》,结果他给自己“算命”时,发现自己的结发妻子竟然和他八字不合,如果不离婚的话就有“大灾”,大爷几年内连续5次起诉要求离婚,法院是这么判的。对于很多人尤其是老年人来说,他们最容易相信所谓的“算命”,然而有时候真正的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盲目相信这些迷信的说法,反而可能断送了自己的幸福!这位大爷是一位退休教师,他和自己的妻子关系也非常好,两个人生活的十分幸福,妻子一直对他悉心照顾,甚至连去法院开庭离婚,都是妻子陪着他一起去的。然而就是这样好的一位妻子,老人却坚持要离婚,原来他自从退休了之后,就一直在研习《易经》,平时的时候没事就喜欢给别人算命,可谁知他给自己算了一卦后,却发现了一个问题。原来这个和自己相伴了几十年的结发妻子,竟然“八字不合、命理相克”,而除了离婚之外,没有其他任何破解的方法,就这样大爷执意要和老伴离婚,不然就认为自己要有“大灾”!在2016年到2022年之间的几年里,大爷先后5次起诉离婚,法官在多次进行调解之后,发现大爷根本听不进去,于是直接判决两人不准离婚!而随后判决结束后,法官又对大爷进行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解释,最终大爷才幡然醒悟,只能浪子回头金不换,大爷这一把年纪了,差点就断送了自己真正的幸福!信息来源:《退休教师算卦称与发妻八字不合,5次起诉离婚称不离婚将遭大灾,法院:不准离婚!》极目新闻

2025“国自然”放榜,河南医院成绩如何?

2024年河南医疗领域上榜的还有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以及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但在今年的网传名单中,还并未见到这两家医疗机构与院校的名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目前我国知名度最高、认可度最广、影响力最大...

"电费都快交不起了!”河南,一女子说在家都不敢开空调了,因为每月用电量接近200

"电费都快交不起了!”河南,一女子说在家都不敢开空调了,因为每月用电量接近2000度,一个月要交1000多块,开始还以为她家是个大别墅,结果只是个普通的小三居。这下女子纳闷了,电费背后,究竟藏着什么猫腻?8月27日,张女士(化名)最近遇到件烦心事,她家明明只是个普通的小三居,这个月用电量却直奔1900多度,电费账单上千元。要说是夏天开空调吧,可她现在连空调都不敢开了,就怕下个月电费更吓人,这事儿说来也怪,以前最热的八月份用电高峰期,她家也才交几百块钱电费。自从物业搞了个交电费小程序,电费就蹭蹭往上涨,邻居们也都遇到同样的问题,有位大哥发现家里没人的时候,就一台电冰箱在转,每天都要交十几块钱电费,这不是明摆着有问题吗?物业倒是说了,电费每度五毛六,不是阶梯收费,要是觉得电表不准可以检测,可业主们就想不明白了,为啥同样的用电习惯,换了个收费方式电费就差这么多?为啥不能像别的小区那样直接交给供电公司呢?要我说啊,这电费突然暴涨确实让人心里不踏实,老百姓过日子,每一分钱都得精打细算,现在连用了多少电都搞不清楚,这日子还怎么过?物业代收电费本来是为了方便业主,可要是收费不透明,反而让人更操心,电表这玩意儿咱们普通人也看不懂,但钱是从自己口袋里掏出去的,总得弄个明白。建议相关部门帮业主们好好查查,看到底是电表出了问题还是别的什么原因,毕竟谁家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该交的钱一分不会少,但不该交的钱多一分都觉得冤。物业服务最重要的是让业主放心,而不是让业主闹心,话说你们家最近电费有没有异常?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们的电费情况。
“我妈说我是废物,我想证明给她看我不是废物!”独自找工作的脑瘫女孩感动了无数网友,她说:“我是残疾,

“我妈说我是废物,我想证明给她看我不是废物!”独自找工作的脑瘫女孩感动了无数网友,她说:“我是残疾,

“我妈说我是废物,我想证明给她看我不是废物!”独自找工作的脑瘫女孩感动了无数网友,她说:“我是残疾,不是残废,我想成为生活中的那束光!”网友:妈妈怎么舍得说自己女儿是废物呢?河南的街上,男子看到一个姑娘拄着拐杖,脚步一瘸一拐,每一步都走得极为吃力,而她的一只手上,还吃力地提着一桶行李,那瘦弱的身躯与沉重的行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男子心中一软,快步走上前去,关切地问道:“你好,我看你提着东西挺吃力的,需要我帮忙提一下吗?”女孩微微抬起头,脸上绽放出一抹灿烂的笑容,礼貌地回答说:“不用啦不用啦,谢谢……”男子接着又问:“你是来这边找房子,还是找工作呀?”女孩轻声回答:“找工作。”男子好奇地追问:“你从哪里过来的呢?”“从山西太原过来的。”男子不禁有些吃惊,眼前这个拄着拐杖、行走都不方便的女孩,竟然独自一人跑了这么远来到这里。于是,他又关切地问道:“为什么要从那么远的地方过来找工作呀?”女孩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定,缓缓说道:“我就想离家远一点……我爸妈都离异了,而且他们都重组了家庭。我妈说我是废物,我想证明给她看,我不是废物。我觉得他们这样评价我是不对的。我虽然是残疾,但绝不是残废。刚开始的时候,我连站都站不起来,只能拿着板凳,一跳一跳地挪动,他们从来没有帮过我。后来,我靠着自己的努力,天天坚持锻炼,这中间吃了好多苦,身上磕得全是伤……”男子听着女孩的讲述,心中满是震撼,没想到这个女孩有着如此悲惨的遭遇。可即便如此,她说话时依然带着笑容,一心想着找工作来证明自己,真是一个无比坚强的女孩。男子不禁感慨道:“我看你特别乐观呢!”女孩笑着说:“因为我觉得我算是那个幸运儿呀!”男子一脸不解,心想女孩都这么可怜了,怎么还觉得自己很幸运呢?女孩耐心地解释说:“我当然觉得自己很幸运啦,至少我还可以好好地说话。要知道,哭着过也是一天,笑着过也是一天,当然要乐观地面对生活啦。如果每个人生命中都有那么一束光,我相信我自己就是我自己的那一束光!”男子被女孩这番充满力量的话语深深感动了,他打心底里想要给这个女孩一些帮助。于是,趁着女孩不注意的时候,他悄悄地在女孩的包里塞了几百元现金,希望能让她在找到工作之前能吃得好一点,过得舒心一些。此事引发了热议,有网友说,天下还有这样的母亲,苦命的孩子,我愿意捐5万块钱帮你度过目前的困境,我说到做到!也有网友说,不爱可以不伤害,最大的伤害来自于自己的家人和亲戚!还有网友说,姑娘,去白象厂吧,厂里边好多都是伤残人士,比去别的厂好!这个姑娘身残志坚,在遭受家庭离异、母亲贬低的双重打击下,没有选择消沉和放弃,而是凭借着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地克服困难,用行动证明自己的价值。她那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更是令人动容。展现出她对生活的豁达与热爱。而男子的善举,也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温暖与美好!
终于知道胖东来招聘“仅限河南户籍”的理由了。不是因为地域歧视,而是不希望夫妻两

终于知道胖东来招聘“仅限河南户籍”的理由了。不是因为地域歧视,而是不希望夫妻两

终于知道胖东来招聘“仅限河南户籍”的理由了。不是因为地域歧视,而是不希望夫妻两地分居,更不愿看到孩子成为留守儿童。另外,他还留了20个名额,给刑期十年以下的释放人员,跟退伍老兵一起入职。既给了犯过错误的人改过自新的机会,又规避了风险。希望未来,能有更多像于东来这样有大爱又有智慧的企业家。
河南郑州,男子的妻子突发脑溢血住院,家里钱不够,他把23万的车卖了175000元

河南郑州,男子的妻子突发脑溢血住院,家里钱不够,他把23万的车卖了175000元

河南郑州,男子的妻子突发脑溢血住院,家里钱不够,他把23万的车卖了175000元,对方给了9万定金后,突然压价,要以166000元收车,男子崩溃:这是救命钱,合同签的17.5万元,是不是看我急需用钱,一直压价钱?汽车公司却说,和男子签合同的不是我们员工,而最终解决方案一出,网友直呼,没良心,不地道!8月25日大参考报道,司先生心急如焚,他这头卖车等着救命钱用,可合同都签了,汽车公司那头变了卦,他怀疑对方想恶意加价。8月7号,司先生的妻子突然头痛,他急忙带着妻子去医院检查,拍了片一看,是脑出血,有点严重。于是,他带着妻子又来到郑州的大医院治疗,这一看不要紧,妻子的病情非常严重。司先生要给妻子治病,可算了算大概费用,家里的钱不够,这急需用钱,一时半会挺难借,他一咬牙决定把家里的车卖了。司先生有一辆广汽传祺M8,买的时候花了23万,他想快点把车卖掉,用卖车钱给妻子治病。通过网络平台,他看到一家汽车公司,联系后,对方出价比较符合司先生的预期,决定把车卖给对方。当时余老板到了医院和司先生签了《车辆转让合同》约定转让价格为175000元。并且按照合同约定,汽车公司给司先生转了90000元定金。然而,就在司先生准备接收剩余卖车款时,汽车公司那边变了卦,对方不出175000元了,说车现在的行情是166000元。司先生当时就懵了,不是,合同都签了,说好175000元,难道对方是看自己急需用钱,就故意把价钱压下去,就是想少给自己一些?司先生很崩溃,这笔钱可是救命钱,对方这么做真的太不讲究。在8月21号这天,司先生找了记者帮忙,想找汽车公司谈谈,然而,对方的态度让人有些无语。当找到买车方徐老板时,他觉得司先生不讲信用,车卖了好多天,却不给大本。司先生解释,卖车尾款还没完全收到,大本不可能交出去。不过,所签合同中,却有一行小字,写着“大本3天回来,随时提档过户,有问题退车款。”徐老板对此不愿多做解释,还说有问题就去起诉。那司先生这边收不到尾款,徐老板又不配合,他只好找到汽车公司要说法。汽车公司的谢经理一开始表示,那个徐老板不是公司员工,合同也只是一个模板而已。按他的说法,既然徐老板不是汽车公司员工,那他哪里得到的信息?徐老板却表示,车辆信息是他自己花了1300元买的,在网上买的。司先生对这个说法不能认可。根据《民法典》577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司先生与汽车公司签订的《车辆转让合同》明确约定转让价格为175,000元,且汽车公司已支付90,000元定金。根据法律规定,合同一旦成立,双方必须按约定履行义务。汽车公司单方面以“行情变化”为由降低价格,属于未全面履行合同义务,构成违约。若汽车公司拒不履行支付尾款,司先生可起诉要求强制执行合同。不过,从现实角度来说,司先生急需用钱给妻子治病,所以,没有时间跟对方纠缠,找记者与汽车公司协商也是折中的办法。记者表示,徐老板不是公司员工这种说法不能让人信服,他们不应该趁司先生急需用钱时压价钱,这不是趁火打劫嘛。这时,谢经理突然改变了态度,他说让司先生提供车辆的具体公里数、年份、车况、不行,我给你收了,这个麻烦就可以解决了。经过协商,谢经理表示,司先生不是想要167000元嘛,可以在司先生想要的基础上,再给加个888元,把这个车收了。司先生也是着急用钱,便同意了这个方案。也就是说,最终司先生的车卖了167888元,这个结果也算是无奈之下的选择了。有人说,17.5最后还是变成了167888,这个汽车公司不地道。司先生为了给重病的妻子筹救命钱,忍痛卖车,和汽车公司签了合同,约定17.5万元卖车,对方还付了9万元定金。可到了付尾款时,汽车公司突然说“行情变了,只能给16.6万”,甚至推给一个“非员工”的徐老板甩锅。这种行为,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说话不算话”,用法律术语说就是违背诚实信用原则。《民法典》第7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法律上,即使徐老板不是员工,汽车公司作为合同相对方,也必须对合同履行负责,推诿只会让问题更糟。生活中,做人做事,诚实信用都是安身立命的根本。它不需要多高的文化,只需要一颗“不坑人、不耍赖”的良心。老话说的好,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因此,不论做什么都要诚实守信,不然坑了别人,也毁了自己。
今天,河南矿山集团的崔培军在发放助学金时生气了。原因是准备的助学金为110万,而

今天,河南矿山集团的崔培军在发放助学金时生气了。原因是准备的助学金为110万,而

今天,河南矿山集团的崔培军在发放助学金时生气了。原因是准备的助学金为110万,而受助总人数是319人。他看到助学金分配情况时,发现有170多人是2000元,其余的是5000元,于是就生气了,还把负责人叫了过来。8月21日,河南矿山集团的崔培军老板又做了一件暖心事儿。他给319名大学生发放了110万元助学金,这事儿很快就在网上传开了。说起来这可不是崔老板第一次做这样的事了。从2004年开始,他已经连续22年坚持捐资助学,累计发放的助学金和奖励基金超过了3500万元,帮助了近4800名学生。崔培军这个名字,最近几年经常出现在热搜上。为啥呢?因为他特别爱给员工发钱,大家都亲切地叫他"全网最爱发钱的老板"。今年河南矿山又启动了帮扶贫困大学生的助学活动,筹集了69万元,帮助150名考上大学的孩子。在发放仪式上,崔老板动情地说:"我小时候家里穷,连高中都没上成,这个遗憾一直留在心里。我不希望现在的孩子们再有这样的遗憾。"就是这么朴实的一句话,道出了他22年坚持助学的初心。说来也怪,崔培军虽然文化程度不高,连高中都没上过,但他经营企业却很有一套。他有个特别实在的理念:"只有把钱发到位,公司才能走得更远"。这话可不是说说而已,他是真这么做的。天热了发高温补贴,天冷了有关怀款,中秋节不光请员工家属吃饭,还组织旅游,临走还发红包。过年就更不用说了,每个员工都能领到两条中华烟、一瓶汾酒,外加红包。最让人感动的是,公司严禁加班。要是假期发现有员工主动加班,崔老板不但给三倍工资,还会让财务再发一笔奖金。这么一来,员工们的奖金经常比工资还高。有网友开玩笑说:"在河南矿山上班,都不敢请假,生怕错过老板发钱。"崔老板对员工这么大方,员工们也特别卖力。这份真心换来了员工们的热情回报,推动了河南矿山集团的快速发展。说起来你可能不信,这家公司2002年才成立,到现在才23年,可产品已经卖到了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到2024年,销售额突破100亿,达到了103亿,净利润2.6亿,缴税近3亿元,还提供了近5000个工作岗位,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每次崔老板上热搜,不是在发钱就是在准备发钱的路上。网友们都说:"每次看到他,都是在发钱。"还有人酸溜溜地留言:"崔老板爱发钱,我们领导就爱罚钱。"今年助学活动,崔老板本来准备了110万元。可当他看到资助名单上有171名学生只领到2000元时,立马皱起了眉头。他摘下眼镜,生气地说:"这事不对劲!"原来,从去年开始,助学标准已经提高到3000元和5000元两个档次。听说是因为预算不够,崔老板二话不说,马上让财务再拨17万多元,把这171名学生的助学金都补到了3000元。一个河南网友说,自己身边从没听说过有人领到过这笔助学金,还说连研究生都没收到过。这话说得就有点不厚道了。崔老板为什么要现场发现金?就是因为他有个朴素的心愿:"这辈子也想和这些学生见上一面。"说起来,崔老板开始助学也是机缘巧合。2003年秋天,一个考上郑州大学的女孩因为交不起学费,来工厂找工作。崔老板知道后,直接让她回家准备上学,还派人把助学金送到她家里。河南矿山集团工会主席张如志说,以前申请助学很简单,但现在申请的人多了,为了保证资助真正帮助到困难家庭,每年都要派4个小组、8个队伍去实地核查。工作人员要拍三张照片:大门、院子和房屋,还要问邻居和村干部,综合评估是否符合条件。那位网友的质疑,可能是不了解情况。也许是身边同学家庭条件都不错,或者信息不灵通。说实话崔老板手握百亿企业,要是真想作秀,何必坚持22年?再说,每人3000元的资助标准已经很不错了。要知道,他从创业到现在,已经坚持了22年!更让人感动的是,不少受过资助的学生家长主动站出来为崔老板说话,证实了资助的真实性。和其他只资助员工子女的企业家不同,崔老板帮助的是所有符合条件的长垣市贫困家庭的孩子。为了保证资助的公平公正,今年收集的审核材料在档案室里都堆成了小山。做一件好事容易,坚持22年做好事,这份真心实在难得。这世上比崔老板有钱的企业家不少,但像他这样高调行善、坚持长久、善待员工、敢发红包的老板,真的不多见。为河南矿山集团的崔培军老板点个赞!
足球:河南队创历史后憧憬亚冠,有望站上国际提升品牌价值

足球:河南队创历史后憧憬亚冠,有望站上国际提升品牌价值

虎扑08月26日讯本月,河南队淘汰蓉城后杀入足协杯决赛。《足球》报刊文指出,河南队憧憬夺得队史首个冠军以进军亚冠,从而提升俱乐部品牌价值。河南队是中国职业足球的老牌劲旅,但建队以来从未进入过足协杯决赛。此次通过点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