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有关部门赶来哈军工,告知空军工程系主任唐铎少将:“现在给你两个选择,一是让你的妻子放弃苏联国籍,二是你转到地方高校任职。”对此,爱妻心切的唐铎少将回答:“我接受第二条意见。”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实行军衔制,举行了盛大的授衔仪式。
在众多佩戴着象征革命历程的八一勋章、独立自由勋章的开国少将中。
唐铎将军显得与众不同,他的军装上缺少了这两枚勋章。
这并非疏忽,而是他独特人生经历的写照。
这位湖南籍将军,将人生中最宝贵的28年岁月献给了苏联,他的赫赫战功是在异国的天空下建立的。
唐铎1904年出生于湖南益阳。
少年时期,他在长沙求学,与毛泽东、蔡和森等人是校友,很早就接触到了进步思想。
1925年,年仅21岁的唐铎被选派到苏联留学。
初到苏联,生活上的巨大差异让他倍感不适,尤其想念家乡的辣椒味道。
然而,苏联蓬勃发展的航空事业很快吸引了他的全部注意力。
那些翱翔蓝天的钢铁雄鹰,点燃了他内心的激情。
他放弃了原定的学习方向,毅然选择进入苏联空军军事航空学校学习飞行,从此与蓝天结下不解之缘。
在苏联的学习和训练异常艰苦,但唐铎凭借湖南人特有的坚韧和聪慧,不仅熟练掌握了俄语,更在飞行技术上展现出过人天赋。
当苏德战争爆发,战火席卷东欧大地时,唐铎主动请缨参战。
他加入了苏联空军,驾驶战机与德国法西斯浴血奋战。
在残酷的东线战场上,唐铎参加了上百次激烈的空战,屡建奇功。
他作战勇猛,技术精湛,最辉煌的一次战绩是在一次出击中,精准摧毁了德军十多辆坦克,这在当时苏联空军中也是极为突出的战绩,赢得了苏联战友们的由衷敬佩。
当战友们惊叹于他的本领时,他常幽默地将其归功于“吃辣椒长大的湖南人”的狠劲。
1943年,在莫斯科的一处办公楼里,唐铎的人生迎来了另一个重要转折点。
他邂逅了一位名叫瓦尔瓦拉的乌克兰姑娘,她当时是一名打字员。
唐铎操着尚不流利的俄语向她问路,两人因此相识。
瓦尔瓦拉的姐姐看出两人互有好感,主动牵线搭桥。
经过两年的交往,1945年,这对跨越国界的恋人结为夫妻。
唐铎为妻子取了一个充满爱意的中文名字“唐瓦柳”。
1953年,在阔别祖国近三十年后,唐铎终于携妻儿回到中国。
回国之路充满波折,唐瓦柳作为苏联公民,对远赴陌生的中国生活充满疑虑。
最终,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关怀和协调下,他们一家得以成行。
初到北京,文化差异带来的趣事不少。
唐瓦柳不习惯使用筷子,而他们的两个儿子,更是把北方常见的小米误认为是“小金豆”,闹着要当零食吃。
回国后,唐铎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少将军衔。
由于他长期在苏联学习和作战,没有直接参与国内的革命战争,因此未能获得八一勋章和独立自由勋章,这成为他军旅生涯中的一个特殊印记。
他被分配到哈尔滨,协助开国大将陈赓筹建著名的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为新中国培养急需的军事工程技术人才。
在哈尔滨的生活平静而充实。
一次,全家在北京王府井购物时,小儿子唐瓦加调皮走失,被一位军人抱起,孩子吓得大哭。
后来得知,这位军人竟是陈赓大将派来暗中保护他们的警卫员,此事成为家庭趣谈。
然而,随着中苏关系的恶化,唐铎的家庭背景开始给他带来困扰。
1964年,组织上以“工作需要”为名,将他调离哈军工,安排到辽宁大学工作。
这实际上与他妻子是苏联人有关。
更大的风暴接踵而至。
特殊时期开始后,唐铎受到严重冲击,被非法关押长达七年之久。
造反派甚至逼迫唐瓦柳带着孩子返回苏联。
面对巨大的压力,这位性格刚烈的乌克兰女性展现了惊人的勇气和忠诚,她斩钉截铁地拒绝:“我就是死也要死在中国!”
她的坚定立场,让逼迫者也无可奈何。
1978年,唐铎获得平反,恢复了名誉,并担任辽宁省政协副主席。
可惜好景不长,1983年,在一次会议发言时,他因情绪激动突发脑溢血。
弥留之际,他握着妻子唐瓦柳的手,充满愧疚地说:“这辈子...苦了你了...”
这位陪伴他走过风雨、坚守在中国的乌克兰妻子泣不成声。
唐瓦柳一生未改苏联国籍,但她常深情地说:“我的心早就是中国的了。”
唐铎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
他最辉煌的战绩写在苏联的天空,回国后却历经坎坷。
但他从未后悔自己的选择。
他生前常说:“我唐铎生是中国军人,死是中国鬼!”
这句掷地有声的话语,连同他妻子唐瓦柳的忠诚,一同成为了这个特殊家庭最珍贵的遗产。
也诠释了一位开国将军对祖国至死不渝的忠诚。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