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为什么老侵略中国?把中国地图倒过来看,一下就发现端倪 日本曾经多次侵略中国,这背后到底是因为什么,有人说是为了资源,有人认为源于野心,但更深层的缘由,藏在我们日日可见的中国地图里。 若把这张地图倒过来看,一眼就能发现,日本那些一次次的野心,并非毫无缘由。 大家看中国地图都习惯了“上北下南”的角度,日本孤悬在我们东边的海上。但换个角度想想,如果把地图倒个个儿,“上南下北”来看,就会看到一个有点不一样的景象。 把地图转180度之后,咱们原本那长长的东部海岸线,一下子就变成了像是正对着日本方向的“大门”。 在科技不发达的年代,海就是路。 日本凭借它在海上的军事优势,从一百多年前的甲午海战,到后来抗战时期的全面入侵,选择进犯的主要路线几乎都是走的海路,目标就是咱们的沿海要地。 为啥呢?拿下沿海港口,就控制了咱们重要的对外交流通道和物资补给线。 再看地图上那些资源丰富的地方。倒过来之后,广阔的东北黑土地、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这些富得流油的地方,在倒置的地图视角下,仿佛变得离日本更近、更有诱惑力了。 日本本土面积小,资源非常有限,矿产、粮食都缺。对岸物产这么丰饶,地理上又显得这么“触手可及”,自然就滋生了贪婪的心思。 早在清朝末年,日本就动了心思,专门成立了一个叫“临时测图部”的机构。他们派出很多人,假装成商人或者学者,深入我们国家各个地方,偷偷地绘制非常精确细致的地图。 几十年下来,等到1930年代全面侵华战争爆发的时候,日本人手里拿的中国地图,比咱们自己军队用的还要精细得多。 更可气的是,日本人还偷偷搞认知战。他们绘制的地图里,故意把中国的东北标成“满洲”,把台湾划进他们的势力范围, 这种在地图上动手脚的做法,就是要制造一种“这些地方本来就不属于中国”的假象,给他们侵略行为找“合理”的借口。 日本为啥非要一而再、再而三地侵略中国?总起来说主要有三层原因。 第一,它是个岛国,地方小,还总闹地震海啸。这种环境很容易让人生出强烈的不安全感和生存恐惧。不幸的是,这种焦虑后来被扭曲成了向外扩张的歪理邪说。 第二,资源太匮乏了,邻居家刚好有。这是最直接的现实动机。甲午战争他们就抢走了辽东半岛和台湾澎湖,控制了连接中国北方的重要黄海航线。 全面侵华的目标就更是瞄准了华北的煤矿这样能锁住中国经济呼吸的关键命脉。他们每一次进攻路线,几乎都是一张围绕中国资源分布的“抢劫图”。 第三,也是毒性最强的一点,就是被当时日本军国主义极力煽动的民族优越论。他们把中国和亚洲其他民族都说成是“劣等民族”,鼓吹只有他们日本人是“优等”的,应该来“领导”亚洲。 这种极端错误的思想,让侵略者干了坏事还觉得“理所应当”,成了他们进行像南京大屠杀那样骇人听闻的暴行、抓“慰安妇”、搞烧光杀光抢光“三光政策”等等灭绝人性行为的心理借口。 最后的结果我们都知道,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了。 靠着偷绘的地图和疯狂扩张建立的那个所谓“大东亚共荣圈”的美梦,彻底破灭。这些已经成为历史,但教训永远都是鲜活和深刻的。 今天的中国早已不是当年,我们有了强大的卫星测绘能力,建立了世界一流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精准的地图信息完全是我们自己掌控。地理信息的“受制于人”已经成为了过去时。 其次,日本历史上那种看着倒置地图产生的“能轻松拿下中国”的错觉和扭曲的地缘观念,给自身带来了毁灭性的后果,两颗原子弹的爆炸敲响了最沉重的丧钟。 我们把中国地图倒过来看,确实能从一个新奇的角度,理解日本过去为啥总打咱们的主意——地理位置近显得诱惑“近在咫尺”,加上他们自己的焦虑、贪婪和狂妄思想的不断驱动。 但地图怎么转动,都绝不能成为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理由和借口。 侵略,从来就不是什么生存必须的选择,本质就是贪婪驱动下的强取豪夺和人性阴暗面的爆发。 我们今天东亚地区来之不易的和平,是用千百万中国军民的生命和鲜血换来的。 参考资料:日本侵华战争军事地图研究——军事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