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立民:中国确实构成了一种威胁,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威胁到了美国在太平洋亚洲地区乃至全球的主导地位,主要是因为中国正在恢复其财富和实力。在经历了几个糟糕的世纪之后,中国又回来了。
在人类历史的大部分时间里,中国曾占全球经济的三分之一到五分之二。如今,中国正在重新获得这一地位。从历史角度来看,中国也曾是一个极具创新精神的国家,它为我们带来了纸张、官僚体制、火药等东西。而如今,中国再次成为全球最具创新力的社会。据经合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预测,到2030年,全球37%的科学家、技术人员、工程师和数学家——即STEM工作者——将来自中国。
所以,从经济和技术层面来看,中国对美国自约1870年以来一直占据的世界领先地位构成了威胁。实际上,中国正在回归到我们独立时的状况。直到1820年,中国还占世界经济的三分之一以上,无疑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国家。但由于我们的外交政策如今不再侧重于外交,而是着眼于军事事务,所以我们认为中国构成军事威胁。
但让我们来审视一下。首先,中国的地缘政治地位与我们截然不同。中国有14个邻国,其中许多国家在过去的一千年里曾多次入侵中国,而且在其中的600年里,中国实际上曾被外国人统治。在19世纪,美国、英国、法国、俄国等国参与了瓜分中国。20世纪,日本也加入了这一行列。在1931年至1945年期间,日本在中国横行霸道,数千万中国人死于其手。
中国一直采取防御姿态。在历史上,中国主动侵略邻国的情况极为罕见。越南和韩国或许会对此提出异议,但这两个国家数千年都保持着独立。
那么,看看当前的情况:美国海岸附近没有中国舰队,我们的海岸或其他任何地方也没有中国飞机巡逻;而我们的海军和空军每天都会在中国海岸附近执行三到四次敌意侦察任务——每天三到四次。所以我们是在他们家门口耀武扬威,他们可没在我们家门口耀武扬威。
这主要涉及两方面的问题。首先,不再位居第一所带来的心理问题。如果已经保持了120到150年的第一位置,那么要适应低于第一的地位是很困难的。在这方面,我想说,在经济层面,经济体之间的正确比较不应采用名义货币汇率,而应采用购买力平价。按照这一标准,中国经济规模已经比美国大三分之一。中国生产了全球三分之一的制造业产品,而我们只占15%。
到2030年,我们将拥有全球4.2%的STEM人才,而中国则占37%。所以这相当强大,但并非军事方面。我们存在这样的风险,即在海外寻找敌人去打击,结果他们却跟着我们回到家门口。我们在军事上挑衅中国,以至于他们很可能出现在我们的半球,出现在我们的边境,而他们此前从未这样做过。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