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一男子再婚后,频频给前妻的成年儿子转账,累计高达300万元,涵盖36.8万元买车、79万元买房及83万元大额转账。婚姻破裂后,前妻将他告上法庭,要求返还140余万元,法院最终作出判决! 男主角和前妻离婚,两人有个儿子,情感虽断但亲情未减,离婚后,他照样对儿子关心备至。 后来男人和一位女士组成了新家庭,他依然继续给从前婚姻所生的那个儿子转账,而且转得并不小气。 单是车和房的钱加一起就是大几十万,还不算其他大额转账,积累下来的转款金额共高达300万元。 这样的举动,在婚姻中特别微妙,男人出于父爱付出,可这些资金都是在再婚后转出去的。 而这段婚姻最终也没能走到头,离婚时,现任妻子觉得不太对劲,你说你有责任心可以,但这些钱可不是你一个人的,婚后很多资产本就是夫妻共同所有,她怎么能眼睁睁看着大把的钱流向前妻的孩子? 感情破裂后,离婚成了结局,但现任妻子数了数,前夫在他们婚姻期间给前妻孩子转的钱加起来可不少,于是她把男人告上了法庭,要求返还140余万元。 法院审理后,做出了明确判决,法官的逻辑也很简单,家庭日常开销那点钱不提,但像房子、车子、动辄几十上百万的大金额显然涉及夫妻共同财产,分割时绝不能只靠父亲一边拍板。 最终,法院判决男子要返还前妻100万元给现任妻子,具体数额比女子提出的诉求略低,因为涉及到正常的赡养与生活支持部分不用返还,但大额资产必须保障夫妻的利益。 男子虽然依然可以继续支持儿子,但没有和现任妻子协商就转出大笔财产,这一行为确实不合理。 儿子成年了,有独立生活能力,不能再像小孩一样被无底线补贴。 现实中,家庭与财富无法彻底分家,尤其再婚家庭面临的财产分配更加复杂。 父母对子女的爱和责任是天经地义的,但在涉及夫妻共同财产的前提下,更重要的是坦诚沟通。 在家事处理上,只靠感情和责任感难以服众,若忽视另一半的权益,只会让家庭矛盾激化。 如果男人能早点和妻子坦白、商量,把资产流向说清楚,双方都能有话语权,也许结局不会这样尴尬。 再婚不是把“过去”归零,如何平衡“现在”与“曾经”,需要智慧、包容和规则来搭桥。 信息来源:纵览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