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空军差距有多大?印度内部警告:如果中印爆发空战,印度战机可能还没起飞就被摁在地面上了,这可不是瞎猜,而是基于双方空军真实实力的对比。
你想想,印度内部都有这种“还没起飞就被摁在地面上”的担忧,这可不是随便说说的,它背后肯定有让行家们心里“咯噔”一下的现实考量。
说白了现代空战早就不是简单的“谁飞机多谁厉害”了,它是一整套体系的比拼,就像打游戏你不光得有好的角色(战机),你还得有好的装备(导弹、雷达)、好的网络(信息共享、指挥系统)、好的操作手(飞行员)以及好的基地保障。
那这个担忧从哪儿来呢?咱们客观地看几个方面:
第一是信息获取和感知能力,简单说就是“看得远不远,看得清不清”,先进的雷达系统、预警机、侦察卫星,这些就像是空中的眼睛和耳朵。
如果一方在这方面有压倒性优势,它就能更早发现对方的意图和部署,甚至在对方战机还没进入作战空域前,就已经锁定了机场跑道、油库、指挥中心这些关键目标,就像你还没出门对手已经知道你要去哪儿,甚至在你家门口布好陷阱了。
第二是打击的范围和精度,现在厉害的空对地导弹、巡航导弹,射程都非常远,而且能精确制导。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发射平台(比如轰炸机或某些战斗机)可以在离边境很远、相对安全的地方,就能发起攻击直接打到对方的机场,如果对方的机场防护不够严密,或者预警反应不够快确实有可能在飞机还没加满油、还没滑出跑道的时候就面临威胁。
第三是体系的整合度,现代空军强调的是体系作战各种飞机、地面雷达、指挥中心、防空导弹等等,要能高效地联动起来形成一个整体的作战网络。
信息的共享速度、指挥的决策效率这些都至关重要,如果一方的体系更完善、更流畅,它就能更快地组织进攻和防御,而体系相对落后的一方,在战争的初期可能会手忙脚乱,甚至出现各自为战的情况。
当然飞行员的训练水平、飞机的维护保障能力、电子战能力(干扰对方雷达和通信)这些也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所以,印度内部的这种担忧,不是说他们的飞行员不勇敢,也不是说他们的飞机不顶用,而更多是基于对现代空战“体系对抗”本质的认识,以及双方在整体作战能力、尤其是在信息获取和首轮打击能力上可能存在的差距。
而且说白了,现代战争打的是“系统”,谁的系统更先进、反应更快、打击更准,谁在开局阶段就可能占据巨大的优势,甚至让对手连出招的机会都大大减少,而且现代空战中“先发制人”和“体系压制”的残酷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