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有一屠户30多岁了,都还没娶上媳妇,就找道士看姻缘。道士告诉他:“李村的李二今日就要死了,他的妻子必嫁你。你今日赶去时,切记脸上涂满污泥,否则大祸临头!” 明朝那会儿,市镇上有个三十多岁的屠户,叫张奎。这年纪在当时不算小了,别人家孩子都满地跑,他却连个媳妇影子都没见着。他卖猪肉的手艺好,摊子摆在集市口,每天吆喝声不断,肉卖得快,赚的银子也不少。可这人长得五大三粗,满手血腥,脸上风吹日晒留下的痕迹,看着就有点吓人。镇上姑娘一提他,都觉得这家伙像个凶神恶煞,谁敢嫁啊?媒婆跑了几趟,见他不爱说话,又带着股杀气,慢慢就不来了。 张奎心里苦啊,家里冷锅冷灶,晚上回来就对着四面墙发呆。他也不是没想过找个媳妇,可自个儿这条件,实在不好开口。时间久了,他越想越急,觉得自己不能老这么下去。听人说镇外有个老道士算姻缘挺准,他收摊后就去了。那道士年纪不小,穿件旧袍子,手里拿个拂尘,眯着眼瞅了他半天,最后给了个签,说:“李村的李二今儿要死,他老婆会跟你过。你今儿就去,脸上抹满泥,不然有祸。”张奎听完懵了,这啥意思?可道士说完就不吭声了,他只能带着满脑子疑问回去。 回家路上,张奎琢磨着这话。李村不远,几个时辰能到,李二他不认识,但道士说得这么肯定,感觉不像是瞎掰。他想着自己这光棍日子实在熬不下去了,要不去试试?万一真能成呢?思来想去,他下定决心,天还没黑就锁了门,往李村赶。路上他还惦记着那句抹泥的事,虽然觉得怪,但也不敢不照办。走到半道,他找了个水洼,抓了把泥往脸上糊,凉飕飕的,心里却踏实了点。 到了李村,天已经擦黑。村口几个老农说李二果然刚死了,家里正乱着。张奎心里一惊,道士真没唬他。他没敢直接露面,等到夜深人少了,才偷偷溜到李二家后院。屋里有个女人,叫梅娘,是李二的老婆,长得俊俏,但命不好,被李二强娶来的。她见张奎满脸泥也没怕,反而说自己也碰见过道士,说今儿会有个抹泥的人来救她。原来李二活着时对她不好,死了还有人盯着她,想把她弄走。她脚上还锁着链子,张奎拿出杀猪的力气帮她弄开,两人趁乱跑了。 逃回镇上后,张奎洗掉脸上的泥,梅娘也没嫌他粗糙,反倒留下来帮他干活。她手脚麻利,把家里收拾得妥妥当当,张奎也常带点东西给她,两人慢慢熟络起来。相处久了,张奎觉得梅娘人好,心细,梅娘也觉得他看着凶,其实老实。后来他鼓起勇气问她愿不愿意留下成亲,她笑着答应了。原来她早就觉得张奎靠得住。婚事没大操大办,镇上人见梅娘贤惠,也没多嘴。两人后来生了儿女,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这事咋说呢?张奎这屠户,干的是脏活累活,在明朝那会儿,屠户地位低,大家都觉得他们不干净,娶媳妇自然难。加上他长得糙,脾气看着也不好,媒婆都不爱搭理他。可他运气不赖,碰上个准道士,一句抹泥的话,硬是让他捡了个好媳妇。那泥巴不光遮了他的模样,还遮了点世俗的偏见,梅娘看他第一眼就没怕,后来相处才看出他真性情。道士那话听着玄乎,其实挺实在,救了梅娘,也成全了张奎。 明朝那时候,乡下人迷信,道士说啥都当回事。张奎信了,也照做了,才有这结果。换成现在,谁会信脸上抹泥能找媳妇啊?可那会儿的人就这样,信命,信天,信道士嘴里蹦出来的每句话。梅娘呢,命苦但聪明,没嫌张奎是个屠户,反倒跟他搭伙过日子,说明她看人看得准。这故事听着稀奇,其实挺接地气,讲的就是俩普通人怎么在乱糟糟的世道里搭上缘分。 张奎后来回想这事,总觉得那泥巴是关键。没那泥,他兴许没胆子去,梅娘也不一定瞧得上他。说白了,这泥巴不光是道士的怪招,还是个试金石,试出了张奎的胆量,也试出了梅娘的心思。俩人能走到一块儿,靠的是这点机缘,还有互相不嫌弃的实在劲儿。日子过好了,张奎的肉摊还是老样子,可家里多了人气,他干活也更有劲了。这故事在镇上流传一阵,大家都说这屠户命好,靠一团泥巴翻了身。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