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深圳特区报]人形机器人“机甲拳王”赛将在深上演

人形机器人“机甲拳王”赛将在深上演业内人士认为这是机器人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的关键跃迁

“体育+科技”又有新融合新玩法。文博会首日,一场重磅发布会引起具身智能机器人行业高度关注。首个以“全尺寸类人身高”的人形机器人为竞技主体的赛事“众擎机器人自由格斗赛之‘机甲拳王’”官宣将在深圳举办。

此次赛事意在展现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的前沿突破,推动产业技术升级与规模化应用。而选择落地深圳,意味着深圳在打造全球机器人创新策源地上已具有领先优势。

科技竞技引领产业新高度

据赛事组委会介绍,众擎机器人将提供多款不同属性的最新人形机器人,公开源代码,提供给各参赛队伍,他们将以人形机器人格斗俱乐部的形式参与比赛。未来将通过持续升级迭代赛事,将机器人竞技项目推进奥运会,开创人机共融的奥林匹克新时代。

赛事具有多项创新。例如首创了人形机器人格斗竞技规则,即参赛机器人需模拟人类运动模式,在限定规则下完成对抗性动作,并通过智能决策系统实时应对复杂环境;参加比赛的都是与人等高的全尺寸通用人形机器人,“参赛选手”属性均不一样,是不同战力的“六边形战士”;还将开设首档人形机器人竞技综艺节目,打造首创人形机器人英雄IP“机甲拳王”,孵化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文化符号。

“人形机器人实际上是‘大脑(AI)、小脑(运动控制系统)、身体(硬件)’三部分的有机结合。”广东省人工智能产业协会创始会长杜兰表示,格斗比赛是高强度、实时变化的对抗场景,对人形机器人而言,是一场“全身心”的技术验收。

以赛育才,以赛促产,则是此次人形机器人格斗赛的更深用意。据了解,此次赛事将打通从竞技人才到研发人才再到产业人才的培养机制,建立“以赛代训”的实战培养体系。将通过构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生态,深度联动科研机构与产业链头部企业,共同参与技术攻关,推动机器人感知、决策、执行等核心技术突破,加速人形机器人在工业、服务、医疗等场景的规模化落地。

“此次机器人格斗赛意味着机器人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的关键跃迁。”众擎机器人创始人、董事长赵同阳表示,将通过此次赛事向全球展现中国机器人产业的深厚底蕴与尖端实力,更将以赛事为纽带,激发全球产业链创新共振。

产业基础提升深圳创新能级

赛事为何选择在深圳落地?一组数字可以说明原因。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联合深圳市机器人协会发布《深圳市机器人产业发展白皮书(2024年)》。其中显示,截至2024年底,深圳机器人企业数量已达74032家,2024年新增企业14534家,同比增长39.64%;产业链总产值首次突破2000亿元,达2012亿元,同比增长12.58%。

一条“山谷”更是鲜明例证。位于阳台山南部余脉和塘朗山之间的“机器人谷”,是全国乃至全球机器人技术创新的策源地和产业应用的示范区之一。越疆科技、速腾聚创、优必选等机器人上市企业在此成长壮大,肯綮科技、云鲸智能、普渡科技等细分领域龙头加快崛起,上百家支撑机器人产业链的经营主体持续集聚。

“从产业化角度来看,深圳是机器人研发企业落地的最佳场所,我们非常坚信这一点。”文博会上,同样诞生于“机器人谷”的数字华夏(深圳)科技有限公司公共关系与政府事务部总经理吴为表示,深圳完备的人工智能产业链条、丰富的应用场景和机电一体化优势,构成了深圳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强劲动能。

“纵观全国具身智能供应链,以深圳为代表的粤港澳大湾区约占全国份额50%以上,许多核心零部件企业在深圳形成集聚。”深圳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具身智能中心主任刘少山表示,机器人产业基础深厚,是深圳最大的优势。

(深圳特区报记者张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