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1986年,白崇禧的女儿偷偷潜回大陆,在桂林住了几日后,她找旅馆服务员结账,谁料

1986年,白崇禧的女儿偷偷潜回大陆,在桂林住了几日后,她找旅馆服务员结账,谁料,服务员竟微笑着说:“白小姐,您的房费已经结清了。”

白崇禧这位曾经在战场上叱咤风云的国民党将领,想必大家早有耳闻。

可能大家的印象还停留在他到达台湾省后,被老蒋实时监视。

但却鲜少有人知道,他到死都从未更改过那颗赤诚的中国心,也从未忘记过自己的家乡。

1966年台北的病床上,他依旧眼含热泪,眺望着家的方向。

“山是一样的山,水是一样的水,可惜回不去了!”

白崇禧临去世前哽咽地说出的这句话,让他的女儿白先慧久久不能忘怀。

她知道那是父亲的乡愁,同时,也是她的根。

随着白崇禧的离世,他的墓碑方向更是让人能够感受到他扑面而来的思乡之情。

那是大陆的方向。

要说让白先慧立誓回乡决心的,还是父亲白崇禧的遗物。

一份《桂林日报》、一本桂林名胜变迁册子、还有一张直击心灵的泛黄纸条。

上面写着“桂林山水甲天下,愿得归来再看看!”

此后,在旧金山生活多年的白先慧,一直在关注着大陆的消息与政策。

1979年,她终于盼来了那张《告台湾同胞书》。

白先慧颤抖的双手紧紧捏着报纸的两侧,一遍又一遍地阅读着上面的每一个字符。

随着第一滴泪水的滑落,白先慧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一时间,如雨的泪水与震天的哭声交织在一起。

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白先慧对于回归家乡的渴望。

同时,这泪水与哭声又仿佛让我们看到了白崇禧激动的模样。

平复情绪后的白先慧,当时便将回乡的消息告诉家中的兄弟姐妹。

与白先慧的预想完全不同。

家中不仅没有一人支持她的想法,甚至告知她父亲的身份,大陆一定不会放过她。

1980年的那个春节,白先慧再次提出这个想法。

但与上次的商议不同,这次的她是直接通知。

虽然已经开始着手准备,但从路线到政策,再到桂林的情况。

这些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一直到1986年,白先慧才毅然拎起行李,踏上了回乡的征程。

落地台北后,她又飞往东京,后转机香港,最终才到达桂林。

白先慧深知父亲的身份不同,外加对大陆现状也只是道听途说。

于是,她便以普通游客的名义到往桂林,衣着也刻意保持低调。

过海关时候的白先慧内心极其忐忑。

但当她看到海关人员的笑容与那亲切的问候时,终于将内心的慌乱抚平了一些。

坐上出租车的她,更是遇到了健谈的司机。

一路上,司机为她介绍桂林的美食与美景,甚至还与她自在的畅谈起桂林的曾经。

她选择居住的旅馆非常偏僻,甚至在办理入住的时候,也是用帽檐尽量遮挡自己的面容。

此后,每当她早上出门,前台都会洋溢着微笑祝她玩得愉快。

每次半夜回来的时候,前台也总会起身亲切地与她交谈,并告知她一切在外注意事项。

起初,白先慧确实感觉到一丝异常,毕竟这样的服务实在过于热情。

但当她走到桂林的街头,走入桂林的每一处名胜后,心中的疑虑随之烟消云散。

只因为大家都太过于热情。

她到达的每一处地方,都会有热心的当地民众上前为她介绍。

就连茶馆的老师傅也会热情地上前为她默默续茶。

直到她细心地发现老师傅眼底的泪水,才好奇地连续追问缘由。

一句“将军以前最爱喝这个茶位上的茶”,瞬间让白先慧热泪盈眶。

如果说没有任何的怯意也不现实,毕竟她的父亲可是国民党。

直到老师傅红着眼眶,缓缓地说出将军是桂林的名人。

她才终于感受到家乡对她的真诚接纳,国家对她的欢迎。

没错,白崇禧虽然是国民党将领,但大家也不能忘记,他曾经可是威震四方的抗日英雄。

我党永远怀揣着博爱的心,欢迎每一位思乡的游子。

转眼间,白先慧的桂林游结束。

当她前去结房费的时候,前台的那句已经全部结清。

才让白先慧明白这几日的桂林之行,一直有政府的保驾护航。

白先慧当场泣不成声,紧握着双手在心中一遍又一遍诉说着感谢的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