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标签: 段苏权

1934年,为了掩护红军主力撤离,18岁的他率领800人断后,不幸身受重伤,他藏

1934年,为了掩护红军主力撤离,18岁的他率领800人断后,不幸身受重伤,他藏

1934年,为了掩护红军主力撤离,18岁的他率领800人断后,不幸身受重伤,他藏身山洞养伤,却被民团头子发现,就在民团头子举刀相向的生死时刻,一个农民挺身而出!1934年,国军对红军的围剿到了白热化,红军根据地接连失守,形势岌岌可危。为了保存实力,红军主力决定向西转移,进入云贵川一带。当时,四川军阀刘湘和贵州军阀王家烈得知红军进入他们的地盘,马上调集重兵围追堵截。贺龙、任弼时、萧克率领的红二、六军团成了重点目标,损失惨重。为了让主力部队脱身,贺龙决定带队返回湘西。可国民党军队紧咬不放,想全身而退谈何容易。关键时刻,贺龙下令留一支部队断后,拖住敌人,为大部队争取时间。这时候,18岁的段苏权站了出来。他年纪虽小,但觉悟高,打仗也有头脑,深得贺龙信任。于是,贺龙任命他为独立师政委,和师长王光泽一起率领800人留下阻击。说是独立师,其实就800人,枪支还只有一半,弹药更是少得可怜。红军的处境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可段苏权没有半点犹豫,为了掩护主力,他带着这800人返回黔东南地区,故意摆出大张旗鼓的架势,生怕敌人不来追。这一招果然管用。王家烈和刘湘误以为这800人就是红军主力,调集大批军队围剿独立师。贺龙趁机带着主力摆脱了追兵。可段苏权这边却陷入了绝境,800人对上十几万,实力悬殊太大。为了给主力争取更多时间,独立师拼死抵抗,战斗到最后一人。师长王光泽重伤被俘,后来牺牲;段苏权也身受重伤,腿脚动不了,只能躲进一个山洞。国民党那边还不肯罢休,王家烈发动当地民团搜山,要抓活的段苏权。民团头子带人进了山洞,很快发现了受伤的段苏权。这家伙见了他,先是搜刮一番,掏走3块大洋,然后举刀就要下手。就在这千钧一发的关头,一个叫李木富的农民站了出来。他劝民团头子,说钱都拿了,就别再杀人。民团头子见段苏权伤得重,估计也活不长,拿了钱就走了。李木富却没走。他知道段苏权伤势严重,不救肯定没命。于是他把段苏权安顿好,回家卖了些值钱的东西,和妻子一起照顾他。当时贵州农村的百姓特别团结,没人向外泄露段苏权的藏身地。靠着李木富夫妇的帮助,段苏权在他们家养伤,慢慢恢复过来。伤好后,他一心想找回红军队伍,可贵州对红军的搜捕还是很严。李木富夫妇就让他装成叫花子,躲避追查。这一装就是三年。段苏权风餐露宿,吃了不少苦,直到1937年9月才回到家。那时红军主力已到陕北,家里人劝他留下,可他革命心切,坐不住。最终,在父亲和妻子的帮助下,他搭上了去山西八路军办事处的火车。到了那儿,任弼时见到他都惊呆了。原来独立师全军覆没后,大家都以为段苏权也死了,还给他开了追悼会,没想到他居然活着回来了!段苏权就这样重回革命队伍。可他心里一直惦记着救命恩人李木富夫妇。后来西南解放,他特意去看望这对夫妇,了却一桩心愿。李木富的仗义出手,不仅救了段苏权,也让革命多了一份力量。
1955在举行授衔仪式之际,他竟猛地一把扯下肩章,而后扬长离去,紧接着便立下了

1955在举行授衔仪式之际,他竟猛地一把扯下肩章,而后扬长离去,紧接着便立下了

1955在举行授衔仪式之际,他竟猛地一把扯下肩章,而后扬长离去,紧接着便立下了一则坚定的誓言:死后决然不会身着军装下葬!1955年9月27日,身着将帅礼服的授衔官将金光灿灿的少将肩章递出时,段苏权突然攥住肩章穗带,指节发出”咔咔”的声响。这位14岁入党、18岁就当上师政委的传奇将军,为何在人生荣耀时刻做出如此决绝的举动?这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恩怨情仇?这个叫段苏权的湖南人,绝对算得上传奇人物。1916年7月30日出生于湖南茶陵的一个农民家庭,曾读私塾和高等小学6年。别看出身农家,这孩子从小就不一般。1926年参加农民运动,1930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不久转入中国共产党。14岁就成了党员,这在那个年代可是相当罕见的。1932年8月,段苏权带领一批模范少先队员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任湘赣苏区红八军政治部青年科科长。小伙子能力确实强,很快就被提拔为湘赣军区政治部宣传部部长。到了1934年,更是直接被任命为中共黔东特委书记兼红军黔东独立师政治委员,这时候他才18岁。说起这个黔东独立师,那可真是个悲壮的故事。当时的黔东独立师,只不过才800余人、400条枪,任务却是掩护红二、六军团主力转移,说白了就是拿命去拖住敌人。结果可想而知,11月26日,师长王光泽战死后,独立师几乎全部战死,段苏权的右脚骨也被子弹打碎。这一受伤不要紧,却成了段苏权一辈子的”历史问题”。段苏权在李木富夫妇和苏仕华的帮助下扮作叫花子准备回到老家湖南茶陵,踏上了凶险莫测的行乞之路。为了活命,他还得与同乡谭秋英结婚,又进入私塾读书,演了三年的”改邪归正”戏码。直到1937年,段苏权从因伤脱离红军的同乡谭毛苟处获知了红军所在地,这才千里迢迢找到太原的八路军办事处。面对突然出现的段苏权,任弼时大吃一惊:“段苏权,我们已在方面军党代表会上给你开过追悼会了,原来你还活着”。这场面够戏剧化的,活人参加自己的”复活”。重新归队后,段苏权表现还是很出色的。抗战期间担任平北地委书记,解放战争时期更是当上了东北野战军第8纵队司令员。按理说,这履历够硬了吧?可惜在辽沈战役中,段苏权犯了几个错误。最有名的就是锦州机场那件事。当时的锦州有两个机场,一个在西面,是实际使用的,另一个在北面,已经废弃不用。东总让八纵去占领机场,段苏权就回电报:报告首长,两个机场,我占领哪个?这话把刘亚楼气得够呛,废弃的机场占领它干啥?这一来一去就耽误了时机。还有就是小紫荆山丢了又夺回,但段苏权没及时上报,结果国民党守军为了振奋军心,用广播大肆渲染国军在紫荆山大败共军主力云云。这下可好,解放军电台也听到了,林彪那个火啊。抗美援朝期间,段苏权又闯了祸。1953年,志愿军空军向上级汇报战况,汇报的战果中存在着一些水分。段苏权这人就是较真,段苏权再次上报志愿军司令员、国防部部长彭德怀,并附上24名飞行员40天战绩和损失的原始资料。结果呢?司令员刘亚楼政委肖华为此作书面检讨,志愿军空司主要负责人党内处分和行政降职。段苏权坚持说真话是对的,但也得罪了不少人。1953年底他成为审干重点,一调查就是三年。主要就是翻他那三年的”历史问题”,虽然早就查清了,但还是被拿来做文章。到了1955年授衔,段苏权因”有历史遗留问题”被”暂授少将”。要知道,他也是1614名开国将帅中,唯一一位被”暂授”军衔的将军。同期的纵队司令,有的授上将,有的授中将,就他一个少将,而且还是”暂授”。这下段苏权真的火了。1955年国庆节,南京军事学院授衔仪式前半小时,段苏权扯下将官服肩章上的星说:“不去开会了,这个玩意我也不戴了!”这一扯,就再也没穿过军装。后来段苏权也没闲着,1964年还秘密出使老挝,回国后担任过福州军区副司令员、军事学院政委等职。可以说,除了军衔这件事,他的仕途还算顺利。1993年9月28日,段苏权因患脑溢血去世,享年78岁。临终前,他坚持了当年的誓言。1993年9月的八宝山告别厅,家人翻遍衣柜找不到军装。遵照遗嘱,段苏权穿着黑色中山装入殓。在追悼会上,任弼时的夫人陈踪瑛也出席了,对段苏权的家人说:“长征路上,我们己经为段苏权同志举行过一次追悼会,可他没有死,拖着打碎了的脚,一路乞讨又爬回部队,他那时就是独立师的政委了。唉,他这辈子,受过不少委屈”。段苏权这个人,说他倔强也好,说他坚持原则也罢,反正就是这么个性格。从18岁的师政委,到最后的少将军衔争议,再到拒穿军装下葬,这一生确实充满了戏剧性。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像他这样敢于坚持真理、不怕得罪人的将军,注定要承受更多的委屈和误解。但历史是公正的,今天我们回过头看,段苏权在朝鲜战场上坚持实事求是的做法,确实是对的。一颗撕下的将星,一生的坚持与倔强。你觉得他这样做值得吗?如果是你,会选择妥协还是坚持?欢迎在评论区说说你的看法。
死后决然不会身着军装下葬!1993年深秋,八宝山殡仪馆的哀乐低回,段苏权的遗像

死后决然不会身着军装下葬!1993年深秋,八宝山殡仪馆的哀乐低回,段苏权的遗像

1993 年深秋,八宝山殡仪馆的哀乐低回,段苏权的遗像挂在正中,相框里的老人穿着中山装,领口系着风纪扣,眼神里还带着当年的执拗。追悼会的司仪念到“着将帅礼服覆盖军旗”时,家属轻轻摇头—骨灰盒上只有一层素布,没有那面...
55年授衔仪式前,段苏权将军扯掉少将肩章:这玩意儿我不戴了“1955年9月27

55年授衔仪式前,段苏权将军扯掉少将肩章:这玩意儿我不戴了“1955年9月27

55年授衔仪式前,段苏权将军扯掉少将肩章:这玩意儿我不戴了 “1955年9月27日早上八点一刻,老段,你的肩章呢?警卫员小声问。段苏权抬手一甩,“少将?我不戴!短短十几个字,把旁人吓得愣在原地。北京中南海怀仁堂外,红地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