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美国这么折腾一个月是为了什么?关税回到了原点,大豆出口让给了巴西,牛肉出口让给了

美国这么折腾一个月是为了什么?关税回到了原点,大豆出口让给了巴西,牛肉出口让给了加拿大,鸡爪出口让给了泰国,猪肉出口让给了西班牙。   最近美国在关税问题上的一番操作,像极了小孩子耍脾气——本想靠加税逼中国让步,结果把自己坑得够惨。   过去中国每年从美国买3000万吨大豆,差不多占美国出口量的一半。可美国刚把关税提到245%,中国转头就跟巴西签了4500万吨的大单,相当于美国全年对华出口量的1.5倍。   这下美国中西部豆农傻了眼:仓库里堆着800万吨大豆卖不出去,价格跌到十年最低。   更惨的是牛肉市场,美国设限保护本土产业,结果加拿大牛肉趁机抢占中国市场,美国对华出口量暴跌。   鸡爪和猪肉也没逃过一劫,泰国的屠宰场加班加点处理订单,西班牙的肉类企业忙着和中国签长期合作,曾经被美国企业垄断的货架上,渐渐摆满了贴着 “泰国制造”“西班牙原装” 标签的肉品。   美国商务部做过测算,就算当下取消全部关税,美国农产品出口量要重回2023年的水平,至少得耗时3年。   并且在这3年里,每年都需向外国客户提供10%的价格折扣 —— 这相当于未来三年,美国农民每完成一笔农产品销售,收入都会比正常情况少十分之一。   这市场一旦丢了,再想拿回来谈何容易?巴西的大豆种植面积已经扩大了 15%,新开垦的土地上绿油油的豆苗长势旺盛;加拿大的牛肉加工厂正在扩建第三条生产线,设备调试的轰鸣声日夜不停。   美国农民站在仓库前,看着堆积如山的大豆,心里清楚:有些机会,错过了就真的没了。   曾经的 “农业超级大国”,如今却在关税的漩涡里,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市场份额一点点流失,留给他们的,是漫长的恢复期和未知的前路。   巴西的大豆种植面积已经扩大15%,加拿大牛肉加工厂都在扩建第三条生产线了。   说到底,美国关税战一打,巴西成了最大赢家:大豆订单接到手软,还借着这个机会跟中国在能源、基建、科技上深化合作,华为、比亚迪都成了巴西的合作伙伴。   东南亚国家更聪明,越南靠中国半成品加工转口,就算美国加征46%关税,照样赚加工费;马来西亚早早就“表忠心”,该跟中国合作还是合作。   而美国这一个月的折腾,本质上是想用霸权思维逆全球化潮流。可现实是,在产业链高度融合的今天,谁搞“零和博弈”谁就会碰得头破血流。   以为加税是“王炸”,结果把盟友、市场和信誉全搭进去了,反倒是中国通过开放合作,让更多国家看到了互利共赢的诚意。   老百姓都明白一个道理:邻里之间闹矛盾,砸别人锅的人,最后往往连自己的碗都保不住。   这场关税闹剧怎么收场?或许该让美国好好想想:在全球化时代,合作才是真本事,耍横只会摔跟头。 参考信源:复旦发展研究院《美国观察|谁握“升级主导权”?美国智库对中美贸易战的相对优势之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