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最热的盘应该就是保利天曜了,这个非常有争议的楼盘,熬了半年多才出来。
在这么低迷的市场开盘本身就需要勇气,仿佛黑夜里的一束激光冲出重围,冲击着所有人的认知。
说句招骂的话,保利以一己之力拿下这么多地王,承担着广州楼市复苏的重任,又站在前哨探路,必须做出更有吸引力的产品来应对购买力越来越挑剔的要求,同时这些核心地块的定价和销售,都会给后续其他开发商的拿地是带来压力还是信心。

这篇文章是认知篇,一定要看到最后,给你一个更高维度的认知。
01、从直接卖到直接不卖
保利天奕吹风价是8-10万,实际开盘是7.5-8.5万之间,保利天曜对外吹风价是10-13万,大家也自然的认为会低于十万开盘,高于十万不值得。
保利天奕的低开说明开发商向市场妥协,买家一致认为,这个市场不好,本应该就是越卖越便宜的,这样才符合大众对市场的预期,这样的结果会导致大家进一步观望。
哪怕地段再好,哪怕房子再好,也一样要向市场低头,开发商也得要低于市场预期才行。
但这次保利天曜就不一样了,保利天奕是直接锁房,不搞认筹和开盘这套了,保利天曜是不认筹不下定只登记,同时还得要验资300万,神秘感拉满。
如果天曜也和天奕一样去低开的话,势必两个自家盘就会产生竞争,反而给到客户更多选择的空间。

两个不同的营销策略,保利天曜拉高调性主要是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要筛选出真正有钱的买家,那些要卖房的就先别看了,让有实力的人先上车去选。
二是反向操盘,制造神秘感和稀缺性,当然,这样有助于提高用户体验,因为大家都反馈保利天奕的体验感太差。
三是和保利天奕拉开差距,错开节点竞争,同时也好让周边的保利天瑞、都荟天珺,以及一站之外的保利天奕出货,这几个保利的盘都离得非常近。
四是为六月份出来的面粉厂拉高估值,在顶豪的隔壁卖得太便宜,反而拖了后腿。
五是必须要形成新的价格梯队,这是最重要的,如果保利天曜卖不起价,整个天河的价格都会受挫,同时也会影响到临江一带豪宅的价格体系,牵一发动全身。
试想一下,位于珠金琶三角中间的核心地块都才卖八九万,那金融城要出让的地怎么卖,广园路以北的豪宅怎么卖,周围的二手都还有一跌,二手一跌也会影响未来土拍的价格。
最重要的是信心,如果预期仍然是继续低开,那信心受挫,一旦信心受挫,重拾是很难的,总不能一直靠卷户型,卷价格,什么时候是个头。
眼看杭州一季度出了四个地王,上海天天上演豪宅日光盘,广州楼市咋就这么难呢。
02、超过十万仍有性比价的原因
实话说,哪怕10-13万这个价格也并不贵,1200万买个核心地段的四房,门槛已经降了至少500万了,买个大四房也不到1500万。
上一篇文章我说过,天曜无论开什么价格都是有优势的,顺便讲了一下周边的二手,这次我用一句话把二手市场的定价逻辑说清楚:珠江新城、琶洲、天河公园这几个核心板块内的二手,楼龄在10年内的,单价统统超过十万,四房全在1700万以上,三房全在1200万以上,楼龄超过十五年的也不低于八万。
能和保利天曜有对等较劲资格的盘是哪些,天河公园的熹园、天逸、臻林,琶洲的保利天悦、江山国际,赤岗的紫龙府,珠江新城的中区,你查一下就知道了,他们的三房和四房门槛有多高。
坦白说,120的不算豪宅,价格不会太贵,应该是比较亲民的价格,但是140的就会贵很多,应该会和120的拉开差距。
他们都不在同一个地块,120更多的是首次改善,140会定位为豪宅,和175、210的在一个小区。
干货来了,我们按140的得房率是125%(出让时的规定)来算,实际使用面积至少是175,使用空间感是有豪宅感觉的。
你再看看上面提到的二手,或者我们对比珠江新城目前卖10万+以上的豪宅,使用率一般是七五成,也就是面积在220平以上的面积才有这个空间感,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二手豪宅170多才做三房,230多才做四房。
如果你再按十万单价去计算的话,总价是不是2000多万,如果是豪宅盘的单价要更贵。

你说怎么可能和珠江新城比呢,当然暂时比不了,所以价格不是便宜了一千多万嘛。多出来的部分就是感观上的溢价,配套其实都是共享的。
我们尽可能对比楼龄在10-15年的,有一定居住品质的小区,南国花园、保利心语、星汇雅苑这些都是不适合对比的,而且它们也要九万以上的价格了。
03、预期反转才会好卖
如果保利天曜真的能守住10-13万这个价格,等于打了等等党的脸。
你不是要和保利天奕比价吗,不用比了,就是比它要贵,想捡便宜的可能要失望有了。
只有预期反转,大家看到房子并不会只降价,也有越卖越贵的时候,大家才会入场,毕竟涨价才能去库存。
而且后面拍地的开发商也能逐渐看到希望,更愿意拿地,其实这个就是杭州的操盘逻辑。
杭州在亚运会之前,土地出让金连续五年都是全国第一的,到现在为止还有很多摇号盘,今年一季度土地出让金也是排名全国第一,三个月产生了四个地王,而且杭州的房子是越卖越好、越卖越贵。
看到这里,觉得我是在唱涨,有人说了,现在大家都没钱了,你还希望房子更贵,不要脸。

首先呢,房价的涨跌跟我的观点毫不相关,保利天曜开什么价格呢也影响不了广州楼市,你不要过度高估了这点微薄的影响力。
其次,这是1000万以上的房子,跟99%的人都没有关系。
豪宅不坑穷人,不能用普通的刚需思维去理解,买得起的人在乎的是价值,买不起的人在乎的是价格。
再就是,大家预期的是未来房价的涨跌,如果预期是上涨的,借钱也会冲进去,这是人性,和楼盘无关。
对于千万级的有产者而言,他们更希望开发商和政府都能托住楼市,这个城市资产的涨跌也影响着他们对这个城市未来的信心。
话说回来,即便保利天曜能卖到10-13万,这个预期的反转也不是那么快的,这么贵的房子,想要快速出清没那么容易,非常考验操盘者的能力。
还有,即便保利天曜卖得起价,大多数非核心板块的楼盘也还是很难回暖,外围的刚需盘还得继续卷产品、卷价格,430拍的嘉禾望岗地块就是如此。
这本身就是一个割裂的市场、分化的市场,各有各的客群,各有各的市场。
珑岄上城卖得好,不代表老黄埔楼市就火,央璟颂去化9成,不代表番禺房子就好卖,好比150%得房率的招商林屿境畅销也代表不了南沙楼市一样。
未来,每个盘都有自己独立的客群,不同的市场,被不同的操盘策略影响着,千万级的买家都很理性,不会被普通营销给左右,有些房子不是便宜你就一定会去买。
这篇文章建议和上一篇:豪宅的认知,一起看。
最后给大家一个更高级的认知。
现在市面上会分析的人很多,各种角度的都有,但都只是陈述事实,能给你希望的人很少,所有人都说自己是客观的,认为客观就是能力。
在我看来不是的,客观和诚实一样,是你作为分析师的基本职业素养,连客观都做不到,是没有资格为他人服务的。
但是,当所有人都说自己是客观时,就说明所有人都不客观,只是在反复的陈述事实,事实不是客观,信息差已经没有了,客观就不值钱了。
低维度的客观本身不创造价值,高维度的客观能带你寻找逆袭的真理,而非客观的真相。
以上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