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1943年,6900名从中国战场抽调出来的日军老兵,正坐船前往新几内亚,半路遭到

1943年,6900名从中国战场抽调出来的日军老兵,正坐船前往新几内亚,半路遭到多架盟军战机围攻,没过多久,运兵船被全部击沉,6000多名日军漂在海面,结果不到一天,就被鲨鱼吃掉了2000多人!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43年2月,太平洋战场日军在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中惨败,急需挽回颓势,新几内亚的莱城成为日军在西南太平洋最后的战略支撑点,为此,日军大本营决定从中国战场抽调精锐部队增援。 这支部队的核心是隶属于第51师团的6900至7900名老兵,他们曾在中国战场制造多起惨案,手上沾满中国人民的鲜血。 他们乘坐8艘运输船,满载近2500吨弹药、粮食和燃料,在8艘驱逐舰的护卫下,踏上了驶向莱城的航程,他们对能够扭转战局抱有期望,却不知一场巨大的灾难正在前方等待着他们。 日军指挥官木村昌福少将,为了避开盟军侦察,自作聪明地选择了以恶劣天气著称的北部航线,认为盟军会重点防守南部航线,他希望利用狂风骤雨作为舰队的天然屏障。 但他的“奇思”未能逃脱盟军的严密监控,盟军情报部门通过无线电监听,已洞悉日军的行动,西南太平洋战区航空兵司令肯尼中将迅速集结了美军第5航空队和澳大利亚空军的200至585架各式战机,包括B-17、B-25轰炸机和P-38战斗机,在新不列颠岛西北海域布下了天罗地网。 盟军的预判精准,日军舰队的一举一动都在他们的掌控之中,一场由空而海的歼灭战已然拉开序幕。 1943年3月1日早上,一架美军PBY“卡塔琳娜”水上侦察机在北部航线上发现了日军舰队,并将位置坐标迅速传回基地,次日,3月2日,盟军的空中打击正式开始。 40架B-17轰炸机突袭日军运输船队,其中“旭盛丸”号运输船中弹起火,迅速沉没,船上数百名日军士兵和大量物资随之葬身海底,其他几艘运输船也受到损伤。 日军驱逐舰在救援后迅速撤离,以避免再次空袭,下午盟军又发起几轮轰炸,“野岛”号运输船被打成重伤,失去航行能力。 木村少将试图通过改变航向迷惑盟军,但盟军的水上侦察机持续追踪,并投掷照明弹,日军舰队的位置暴露无遗。 3月3日,天气转好,盟军的空中总攻到来,肯尼中将调集上百架战机,于上午9点半不到完成集结,P-38战斗机首先俯冲压制日军防空火力,随后B-17轰炸机高空投弹吸引注意力。 紧接着B-25G重装攻舰型、A-20“浩劫”轰炸机和“英俊战机”战斗机等盟军战机,展示了令日军闻所未闻的“跳弹战术”。 这些轰炸机贴着海面150米高度投弹,炸弹像打水漂一样在水面弹跳,精准撞击日军舰船侧舷水线以下部位,极大地提高了杀伤力,日军官兵措手不及,甲板上血流成河。 接下来两天,盟军空袭未停,“荒潮”号、“朝潮”号和“时津风”号等多艘驱逐舰相继沉没,最终日军的8艘运输船和4艘驱逐舰沉没,剩余的4艘驱逐舰仓皇逃离。 落水士兵们在暴晒、海水浸泡和饥渴中挣扎求生,体力迅速耗尽,入夜后,鲨鱼开始疯狂撕咬,海面上此起彼伏的惨叫声令人毛骨悚然。 不到一天时间,至少2000多名日军士兵葬身鲨鱼腹中,成为了太平洋深处的无名枯骨,此外,盟军巡逻机也对海面上漂浮的日军进行扫射,进一步减少了幸存者。 这场俾斯麦海战役,对日军而言是毁灭性的,他们损失了全部8艘运输船和至少4艘驱逐舰,3664至4000多名日军士兵阵亡,2500吨作战物资尽数化为乌有。 最终仅有3200余名日军被救援舰队救起,另有约800名幸存者漂流至莱城港,但因缺乏接应,大部分人在饥渴和疾病中死去。 此役彻底切断了日军向新几内亚增兵和补给的海上通道,使得岛上的日军部队成为孤军,战斗力迅速瓦解,这场战役不仅是盟军“以空制海”的经典战例,更在战略上扭转了西南太平洋战局。 那些曾在中国战场上犯下累累罪行的日军老兵,最终在太平洋的波涛与鲨鱼的利齿下,迎来了他们自己选择的命运,印证了侵略行径终将自食恶果的历史铁律。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