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硬的时候是要硬起来,否则我们永远也做不了强国!就说一下美国,半个世纪不是靠霸权主义领导了整个世界,现在有哪一个国家不怕美国,就连俄罗斯也一样,该硬的时候决不手软。 罗斯福的外交理念就是“说话温和,手持大棒”,意思是外交要灵活,但背后必须有军事实力撑腰。这套政策直接帮美国从孤立主义转向全球干预。1903年,哥伦比亚议会否决巴拿马运河条约,罗斯福下令海军支持巴拿马独立,“纳什维尔”号战舰开进湾区,三天内叛军控制要地,美国立即承认新共和国,运河工程启动。这事让拉美国家明白,美国舰队不是摆设。 1904年,他推出“罗斯福推论”,扩展门罗主义,宣称美国有权干预西半球事务,防止欧洲列强插手。古巴债务危机时,美国海军封锁哈瓦那港,强迫重组财政;多米尼加欠欧洲债,美国舰队停在外海,接管海关收税。这些行动表面维护稳定,实际巩固美国在美洲的霸权。 为了全球展示实力,罗斯福1907年派“大白舰队”十六艘战列舰环游世界,十四个月航行直布罗陀、日本、澳洲等地。舰队涂白漆,炮火演习时海面沸腾,英国和日本都派军舰致敬。这次巡航震慑列强,让大家知道美国海军已成太平洋霸主。 1904-1905年日俄战争,日本海军在对马海峡大胜俄国,罗斯福居中调解,朴茨茅斯会议上他压俄国让步,日本得萨哈林岛南部,美国保中立。这不光赚来诺贝尔和平奖,还让俄国在远东低头,以后不敢轻举妄动。 大棒政策的核心是平衡力量,用军力护利益,避免欧洲帝国主义蚕食美国地盘。通过这些,美国从区域玩家跃升全球强国,拉美和亚洲国家开始顾及华盛顿的态度。 大棒外交的影响远超罗斯福时代,二战后美国以此为基础,建立起无可匹敌的霸权。1945年,美国GDP占全球一半,海军舰队横跨两大洋,原子弹在手,谁敢不服?冷战时期,苏联虽是对手,但也忌惮美国军力,柏林危机、古巴导弹危机时,肯尼迪用封锁回应赫鲁晓夫,俄国最终撤导弹。 如今俄罗斯在乌克兰问题上,还得掂量北约和美国反应,普京再硬,也不敢直接碰美国本土。半个世纪来,美国主导联合国、IMF、世界银行,美元成储备货币,全球贸易规则它说了算。其他国家怕它,不是因为道德高地,而是因为它有七百多个海外基地,军费占全球四成。 说起美国霸权,就得提它怎么用实力换地位。二战结束,美国不光援助欧洲马歇尔计划,还在亚洲推销民主,韩国越南都成前沿阵地。苏联解体后,美国单极时刻更明显,海湾战争、科索沃行动,它动不动就空袭,伊拉克阿富汗直接派兵。俄罗斯虽有核武,但经济体量只及美国一成,能源出口还得靠欧洲市场,不敢彻底翻脸。 连中国崛起时,美国也用贸易战、科技封锁回应,华为中兴吃亏就是例子。这套玩法,让全球没一个国家敢忽略它的声音。罗斯福当年用舰队巡航,今天美国用航母群巡弋南海,道理一样:该硬的时候,手软不得。 我们看美国崛起,忍不住想自家事。中国经济总量第二,军力世界前列,但国际上总觉得憋屈。南海那些小国占岛礁,敢叫嚣;西方军舰过台湾海峡,耀武扬威;非洲有些地方华人被抢,还狮子大开口要赔偿。为什么?说白了,就是觉得我们太好说话。罗斯福时代,美国面对欧洲列强,也曾弱小,但它选择建海军、干预拉美,硬生生挤出空间。 中国现在“一带一路”铺路,经济影响力大,但军事实力展示还需加强。像东海、南海巡航,解放军已常态化,但国际舆论总扣帽子,说我们“扩张”。其实,美国当年巴拿马独立,谁敢吱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