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贝那道150块的“预支菜”,不是贵在食材,是贵在没把话说透。 消费者不是嫌贵,是嫌你拿料理包当堂食卖,还装得跟没事儿人一样。 农业农村部刚给预制菜下了定义:即热、即烹、即食,三码事。 可老百姓眼里,预制菜=塑料盒装的剩菜。 你西贝一上来就卖150,不是定价高,是没给台阶下。 海底捞60块的预制菜能火,是因为它说清楚了:复热的,但用的是后厨同款锅。 西贝呢? 厨房不直播,成本不公开,只甩一句“高端预制菜”。 高端? 你把堂食的房租和服务员工资,全算进菜价里了? 第三方一扒,食材成本才28块,冷链加复热12块,包装4块,加起来44。你卖150,溢价超60%。 这不是卖菜,是卖玄学。 但别急着骂。 西贝不撤,反而要推49块的工作餐。 这招聪明。 不是降价,是分层。 有人图省事,有人图体面,有人图便宜,你全包了,才叫真生意。 9月20号全网骂,现在骂声少了三分之一。 为啥? 直播开锅了,厨房透明了,消费者不是不讲理,是怕被当韭菜。 预制菜不是洪水猛兽,是厨房的延伸。 但你得让人看得见火候,听得见锅响,算得清账本。 别再拿“高端”当遮羞布,消费者要的不是概念,是明白账。 你敢拆开说,他们就敢掏钱。 你闭着眼装高冷,再贵也卖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