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来自中国银行杭州市庆春支行的王先生经历了一场令他惊讶的“速度之旅”。“早上从杭州赶到枣阳,配合枣阳至正公司办理最高额抵押和顺位抵押两项登记业务,原以为要耗上好几天,结果下午就全部办妥,当天就能返回杭州!”王先生对枣阳市不动产登记中心的服务效率赞不绝口,“这大大节约了时间、差旅等各项成本,刷新了我的办事体验!”
王先生的切身感受,正是枣阳市全力打造最优营商环境、跑出“枣阳速度”的生动缩影。近年来,该市聚焦企业群众在不动产登记领域的堵点、痛点,通过创新性的“预诊把脉”、“流程再造”和“绿色通道”三轮驱动,显著降低了重复跑腿率,极大提升了窗口办理效率。
“预诊把脉”:问题化解在受理前
创新设置了导服预审窗口。配备多名业务骨干,专门负责政策咨询、精准引导、材料预审等工作。通过“把脉问诊”式的事前服务,有效提高了登记材料的合格率,避免了受理后因材料问题导致的反复跑腿和窗口拥堵,从源头上提升了登记效率。为破解异地办理难题,中心大力推广“线上预诊”服务。企业群众无需亲临现场,即可通过线上平台进行咨询、预审,极大降低了跨区域、长距离办理登记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
“流程再造”:时限压缩至极限
在受理环节,枣阳市打出了一套改革“组合拳”:推行“首席服务员”制度,确保疑难业务高效处理;深化大数据共享应用,减少重复提交材料;实施“容缺受理”机制,允许非关键材料后续补交。这些举措将原本需要多部门“接力跑”的登记环节,优化为“并道行”,大幅压缩了办理时间。
“绿色通道”:破传统业务壁垒
针对老弱病残孕等特殊群体和重点企业项目,中心还专门开辟了“绿色通道”,提供优先服务,体现服务的温度与速度。设立5个“综合窗口”,首次登记、转移登记、抵押登记、变更登记等各类高频业务,均能实现“一窗受理、并行办理”。
一系列改革举措落地见效,催生了令人瞩目的“枣阳速度”。目前,网办业务平均实现2分钟办结,线下业务全面迈入60分钟办结时代,最快15分钟即可完成全流程登记。仅今年以来,改革已助力28家企业获得融资超13.7亿元。高效便捷的登记服务,有效盘活了企业资产,成为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的重要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