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阳倾洒,阡陌纵横的田野间涌动着勃勃生机,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枝头,泛着金光;水田中肥硕的鲤鱼不时跃出水面,溅起晶莹的水花。连日来,马龙区张安屯街道“稻渔共生”示范基地迎来双线丰收,一幅“稻香鱼肥”的乡村振兴画卷在此徐徐展开。
走进兔街、小河高标准农田,收割机轰鸣穿梭,农户们弯腰挥镰,将饱满的稻谷装入袋中;另一边,养殖户身着连体胶裤,熟练地拉网捕鱼,银鳞闪烁的鲜鱼被转运至等候多时的食客们。“今年真是‘粮满仓、鱼满塘’!”村民李大叔擦着汗珠笑道,“一亩地既能收600多公斤优质稻,还能产45公斤生态鱼,收入比单纯种粮翻了一倍不止。”
“这片土地的蝶变,源于当地推行的“稻渔综合种养”新模式。通过构建“以渔护稻、以稻促渔”的微循环系统,鱼群吞食害虫幼卵、搅动水体增氧,减少农药化肥使用;而稻秆遮阴则为鱼类提供天然庇护所,形成良性生态链。这种模式实现了‘1+1>2’的效果,不仅保障粮食安全,还提升了农产品品质。”农发中心负责人介绍。
(通讯员:赵汝苍、陈兴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