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乌克兰宣布将从10月1日起,对所有从印度进口的柴油进行抽样和实验室检测,以判定这些柴油是否由俄罗斯原油精炼而成。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乌克兰最近的能源操作又上热搜了。这次不是别的,就是他们突然宣布:从10月1日起,所有从印度进口的柴油都要被拉去检测,看看这些油到底是不是用俄罗斯原油炼出来的。表面上是技术把关,实际上,背后的无奈和算计,一看就懂。 事情得从乌克兰的柴油荒说起。自从本土炼油厂被炸得七零八落,全国发电靠柴油发电机硬撑,尤其医院、学校这些关键场所,停一天电都受不了。 这下柴油成了命根子,进口量暴涨。乌克兰自己没油,只能到处买,这下印度就成了今年的“救命稻草”。 但细看就发现猫腻了:印度哪有那么多油?其实大头都是从俄罗斯买的。印度买原油、炼成柴油,再转手卖给乌克兰。 表面上绕了一圈,钱最后还是进了俄国兜里。乌克兰一边抵制俄罗斯,一边又不得不买“曲线救国”的柴油,这滋味,真不好受。 而印度在这场能源生意里,扮演了一个极其微妙的“调和剂”角色。左手批量进俄油,右手大方出口,赚的可不仅是乌克兰的钱,欧洲也在“变相消费”印度加工的俄油。 明面禁令一个接一个,台下“买买买”照旧。谁都知道这套玩法,但只要市场有缺口,“中间商”就不愁没得赚。 乌克兰为啥突然“铁了心”要查印度柴油?其实一方面是想给俄罗斯断财路,另一方面也是希望逼印度在俄乌之间表态:要不别用俄油,要不别卖给咱。 但印度人的算盘很精,外交部话说得明明白白:我们买油、卖油只认价格,不理外部压力。更别说和俄罗斯签了一堆长期合同,毁约没那么简单。 如果真把印度柴油卡掉,乌克兰会更难过。8月的数据,印度柴油占了乌克兰进口的快两成。 没有印度,乌克兰只能找别的国家,进口价势必更高,运输周期也拉长。可乌克兰现在最缺的就是时间和便宜货。 其实这场“油品溯源”的闹剧,本质上是全球能源链条的一个缩影。有人打仗,有人制裁,有人却在中间左右逢源。 印度这一波“中转站”操作,看似不厚道,实则不过是现实利益下的理性选择。只要有钱赚,谁还管油的“前世今生”? 更值得玩味的是,单边制裁在全球能源流通面前,真的很有限。外部封锁再严,市场总能找到缝隙。 俄油借道印度“洗白”,欧洲、乌克兰照样用得顺手。你说这世界乱不乱?但说到底,还是谁能掌控能源,谁就能影响局势。 现在的战争,早就不是光靠大炮和子弹拼消耗。油罐子、发电机、供应链才是“看不见的前线”。乌克兰“查油”背后,是无奈,更是生存压力。印度“夹缝求生”,也不是谁都能学来的本事。 你们怎么看呢? 信源:乌媒:乌克兰将对从印度进口的柴油进行采样和检测,以确定其是否使用俄罗斯原油提炼——环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