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孔子问:“天上有多少星辰,地上有多少谷粒?”底下学子鸦雀无声,突然一名7岁孩童不

孔子问:“天上有多少星辰,地上有多少谷粒?”底下学子鸦雀无声,突然一名7岁孩童不假思索的答了出来,孔子听到后,当即拜他为师......   春秋之时,孔子周游列国途中,邂逅一位年仅七岁、名为项橐的孩童。此际风云变幻,贤士四方奔走,而这相遇,似于尘烟中添一抹别样色彩。项橐是春秋时鲁国人,出生于今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碑廓镇一带。   相遇的过程颇为有趣,项橐当时正在道路中间用泥土堆砌"城池",孔子车马行至,其他孩子纷纷躲开,唯独项橐稳立不动。   孔子询问原因,项橐机智回应:"自古车马避城池,岂有城池避车马之理?"孔子觉得这孩子非同寻常,便下车与他交谈,并相约问答比试。   孔子率先提出那个著名问题:"天上有多少星辰?地上有多少五谷?"这问题看似简单,实则是个千古难题,意在考察对方的思维方式和智慧深度。   项橐不假思索地回答:"天有一夜星辰,地有一茬五谷。"这个回答跳出具体数目的局限,以时间和生长周期为尺度,体现了超越年龄的智慧。   项橐随后又提出一系列问题反问孔子,如"什么水没有鱼?什么火没有烟?什么树没有叶?"等问题,孔子未能全部答出。   孔子被项橐的智慧折服,依照约定行拜师之礼。这件事在历史上被称为"项橐三难孔子"或"孔子师项橐"。   孔子拜孩童为师并非一时冲动,而是其"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思想的具体实践。他认为应当"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智慧不以年龄论高低。   此事件于孔子的教学思想影响颇深,促使他对启发式教育更为看重。自此,孔子积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深入思考,让智慧的火花在思想碰撞中绽放。   项橐天资聪颖,据传说两岁时就提出过令人深思的问题。但不幸的是,这位神童的结局令人惋惜。   因名声太大引起诸侯争夺,项橐最终在十二岁时夭折,给人留下"慧极必伤"的感慨。   为纪念项橐,他的家乡建有"圣公庙"、"小儿庙"等。山东日照地区至今还保留着"童子祠"遗址,并在文化节时重现当年项橐与孔子对话的场景。   从现代视角看,孔子拜项橐为师的故事超越了单纯的历史事件,成为中华文化中虚心求教、智慧平等的象征。   它提醒我们,真正的智慧者永远保持谦逊和开放的学习心态,在快速变化的世界中,年轻人往往能更快接受新事物,如果我们固守"年长者必然更有智慧"的观念,可能会错过许多学习的机会。

评论列表

Jason
Jason 18
2025-09-19 07:44
这种回答只不过是以现象来混淆问题本质的诡辩而已,可以说是急智,但终究无意义。

无雨无晴 回复 09-19 18:54
刁专的问题用刁专的答案。对一个孩子来说,算得上很机智了。

1120737271 回复 09-19 23:07
天上有多少星辰本就没有答案,这样回答无可厚非,除非你有答案反驳。

龍的心
龍的心 11
2025-09-19 00:05
太聪慧了
安静的咸鸭蛋
安静的咸鸭蛋 7
2025-09-19 16:23
过慧者易夭!
登明
登明 3
2025-09-19 16:06
什么水没有鱼?泪水没有鱼。 什么火没有烟?怒火没有烟。 什么树没有叶?树德没有叶。

无雨无晴 回复 09-19 18:56
树德是树?应该是建树吧!

用户16xxx27
用户16xxx27 1
2025-09-18 22:35
咋么忽忽悠悠的就瘸了
玉儿
玉儿 1
2025-09-19 10:01
天才早夭太可惜了,如果活到七八十岁肯定会像孔子孟子老子孙子墨子一样留下很多传世文化遗产。古时候人的寿命太短,婴儿幼儿少儿死亡率太高了!

息灭贪瞋痴 回复 09-19 12:21
这个传承多了社会将不成社会

武寒旭
武寒旭 1
2025-09-19 17:28
开水无鱼,长白山天池无鱼。枯树没有叶。氢在空气中燃烧无烟。孔子,不过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