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名女员工在厂里干了 9年,都没跟老板说过涨工资。有一天,她跟老板说不想干了。老板一问才知道,是同行的另一家工厂挖她,给她开出了更高的工资。 女员工叫周姐,从22岁进这家服装加工厂,就一直守在质检岗位。9年里,她从只会看线头的新手,变成能一眼看出面料瑕疵、版型问题的“火眼金睛”,经她手的衣服,从来没被客户投诉过。老板老林总说“周姐办事,我放心”,却从没提过涨工资——她的月薪,还停留在9年前的6000块,比刚入职两年的年轻员工高不了多少。 老林看着周姐递来的离职申请,心里咯噔一下。最近厂里接了个大订单,客户指定要周姐负责质检,要是她走了,再找个熟悉流程、能镇住场子的质检员,至少得花三个月。“周姐,你再想想,咱们都合作9年了,跟一家人似的,别因为这点工资就走啊。”老林试图挽留。 周姐低着头,手指攥着衣角:“林总,不是我想走。那家厂给我开1.2万,还管住宿,我儿子明年要上高中,学费、补课费都是钱,我实在没办法。”她顿了顿,又说:“这9年,我看着厂里从三间小平房变成现在的大厂房,从来没提过要求。可我家里的难处,实在扛不住了。” 老林这才想起,去年周姐老公出车祸,腿伤了没法干重活,家里的担子全压在她身上。他之前总觉得周姐“踏实,不会计较”,却忘了她也是要养家的人。“周姐,你别走,我给你涨工资,1.2万,跟那家厂一样,住宿我也给你安排,行不行?”老林急得站起来。 可周姐摇了摇头:“林总,我已经跟人家签了意向书,下周就要入职了。”老林看着她坚决的样子,心里又悔又急。他突然想起,上周周姐跟他说过,质检组的小张总把有瑕疵的衣服混进合格品里,她说了好几次都没用。当时他忙着谈订单,没当回事,现在想来,周姐心里肯定早就委屈了。 接下来的几天,老林没再提挽留的事,却每天都让食堂给周姐加个荤菜,还让行政部把她的加班补贴都结算清楚。周姐心里纳闷,却也没多问,只是更加用心地把手头的工作交接好——她把质检的标准、常见的问题、客户的特殊要求,都写在一个厚厚的笔记本上,还手把手教新来的质检员辨认面料的好坏。 离职前一天,周姐正在车间检查一批新到的面料,突然发现这批面料的色牢度不达标,要是做成衣服,洗两次就会掉色。她赶紧拿着面料去找老林,老林一看,冷汗都下来了——这批面料是他花低价从熟人手里进的,要是真出了问题,不仅要赔客户违约金,厂里的名声也会受影响。 “周姐,多亏了你,不然我这次就栽大了。”老林擦了擦汗,“你看,厂里离了你真不行,你再留半年,等我把新人带出来,好不好?我给你涨到1.5万,再给你算年终奖。”周姐看着老林诚恳的样子,又想起这9年厂里对她的照顾——她刚入职时住宿舍,宿舍漏雨,老林连夜让人给她换了房间;她儿子生病,老林还特意批了她半个月的带薪假。 “林总,我可以留半年,但工资不用涨那么多,1.2万就行。”周姐说,“我留下来,不是为了钱,是舍不得厂里这些老伙计,也放心不下这些活。”老林感动得说不出话,拍着她的肩膀:“周姐,你放心,以后我再也不会亏待你了。” 接下来的半年,周姐不仅把新人带得能独立上岗,还帮老林优化了质检流程,把原来需要两个人干的活,改成一个人就能高效完成。老林也说到做到,不仅给周姐涨了工资,还在厂里设了“质检标兵奖”,专门奖励像周姐这样认真负责的员工。 半年后,周姐还是去了那家同行的工厂,但她和老林成了朋友。那家厂的老板听说了周姐的事,特意来找老林取经:“你是怎么留住她半年的?”老林笑着说:“不是我留住她,是尊重和真诚留住了她。以前我总觉得老员工不用费心,现在才知道,不管什么时候,都要把员工的付出放在心上。” 后来,老林的工厂越办越好,很多员工都说“跟着林总干,踏实”。而周姐在新的工厂也做得风生水起,两家工厂还经常合作,成了行业里的佳话。有人问周姐,后悔当初没立刻走吗?周姐笑着说:“不后悔。不管在哪干活,都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而那些真诚的付出,从来都不会白费。”对此您怎么看呢?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