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美国:同一个场合,不同立场的人连悲伤或愤怒的自由都没有。 2025年9月,美国极右翼保守派代表人物 Charlie Kirk 遇刺身亡,而如今很多人因为妄议他的死亡而丢饭碗。 Charlie Kirk在犹他州的一所大学演讲时,被一名潜伏屋顶的枪手击中颈部,当场倒地。 尽管紧急送医抢救,依然不治身亡,年仅31岁。枪手是一名年仅22岁的白人男子,据警方调查,其动机疑似与 Kirk 的政治立场有关。 Kirk 是谁?他是美国最具争议的政治活动家之一。 作为“Turning Point USA”的创始人,他是校园里保守主义的大本营——高举传统家庭价值、强烈反对堕胎与LGBTQ政策,激烈批判大学校园“政治正确”、DEI项目,支持特朗普,是“文化战”话语的核心推动者之一。 支持者视他为“自由派霸权下的言论殉道者”,反对者则称他为“煽动仇恨的年轻版法西斯”。 所以当他被枪杀的消息传出,美国也随之陷入“情绪审查”的修罗场。 新泽西州一家医院里,一位外科医生听闻 Kirk 被刺身亡,脱口而出:“Glad, he deserved it.”(高兴,他活该)。他的这句话被一名护士当场驳斥:“你怎么可以这样?”这名护士是共和党支持者,事后将此事发布到社交网络,旋即引爆舆论。 接下来的剧情充满讽刺:这名护士被医院“暂时停职”,而医生最初并未受到任何处分。 但在右翼媒体和保守派群体的强烈施压下,形势迅速反转。两天后,医院对外宣布:“该外科医生已主动辞职;护士恢复工作。” 在31岁的Charlie Kirk死亡一周后,整风行动迅速蔓延: 在南卡罗来纳州 Clemson University,一名职员被解雇,两名助教教授被暂停上课,仅因在社交平台发表嘲讽 Kirk 死亡的言论。 多家公司也采取了零容忍态度:Nasdaq、Office Depot、Fox Sports Las Vegas 等机构解雇或停职了发表不当言论的员工。 一名美国陆军上校因为在社交网络上“庆祝” Kirk 被刺杀被暂停职务,五角大楼发起调查。 看似公平的结局,却暴露了一个更残酷的现实:在当代美国,即使是在面对死亡时,人们的“情绪自由”也必须向政治立场让步。 支持Kirk的不能为他落泪太久,因为会被贴上“仇恨”、“极端”的标签;不支持Kirk的也不能轻易说一句“活该”,哪怕只是情绪的瞬间宣泄,也会面临“丢饭碗”的代价。 “你哭,我就要让你闭嘴;你笑,我就要让你失业。”——这似乎成了当下美国舆论的真实写照。
评论列表